同學自幼生長在一個藝術氛圍極其濃厚的家庭。母親對音樂和藝術有著極大的熱情,經常帶她去參加各種藝術展覽、音樂會和音樂劇。因此,衛同學在音樂和藝術方面都有著一定的審美能力。衛同學是一個對自己要求很高的孩子,在定校之初,她已經有90+的托福。由于衛同學的個人背景經歷較為豐富,并且語言能力也不錯,因此她的文書素材也很多。為了精益求精,她的文書和作品集都進行了多次的往復修改。
在她看來,建筑是融合了宗教、文化、歷史、人文、藝術等多種因素的藝術組合,都是精神上充滿活力的元素。一個好的建筑師必須有自己獨特的創造性思維和全面的知識結構,才能創造性地、合理地展示這些核心構件。衛同學在去某一個國家和城市的時候,觀察當地建筑是形成她對這個地方的第一印象的必要條件。無論是歐洲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筑,羅馬的柱子,各種風格的城堡,耶路撒冷、米蘭和佛羅倫薩的教堂,島上的橋梁和山間的高速公路,這些都拓展了她的視野,培養了她敏銳的審美能力。
通常來說,本科申建筑設計的同學需要提交一份自己的建筑設計作品集給申請的學校。 一本完整的建筑作品集需要包含至少5-6個大的項目以及7-8個小的項目。在大的項目中,我們需要展現一套完整個設計流程。小的項目相對松散,可以以繪畫,模型,3D建模等形式完成。值得注意的是,建筑作品集最好能有統一而明確的主題,最好不要內容太寬泛。
為了弄清楚想要呈現的最終模型是什么,衛同學根據自己之前的研究中得到的靈感做了一些隨意的草圖。在一個虛構的未來中,草圖展示了基于各種環境條件對圖像面具的不同想法。基于賽博朋克的概念,它展示了人們在“高科技,低生活”的世界中可能使用的圖像面具的不同想法。這些草圖的靈感來自大自然。第一個是基于蜜蜂的眼睛結構,它是前一個賽博朋克系列的一部分。后兩種是以植物為基礎(并結合了Noh面具的圖形和表現),描繪了人類不同的心理狀態。
衛同學的最后一個模型的靈感來自于馬面具。它由三部分組成:兩塊由紙板和木棍制成的木板,由木棍制成的幾何圖形,以及纏繞幾何圖形的管子。她想表達一下互聯網/社交網絡在現代社會中的一些問題:它像馬面面具一樣限制了人類的視線,通過給人以狹隘的信息和精選的觀點來操縱人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