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來說,申請建筑設計留學的同學需要提交一份自己的建筑設計作品集給申請院校。 一本完整的建筑作品集需要包含至少5~6個大的項目以及7~8個小的項目。在大的項目中,我們需要展現一套完整個設計流程。小的項目相對松散,可以以繪畫,模型,3D建模等形式完成。值得注意的是,建筑作品集最好能有統一而明確的主題,最好不要內容太寬泛。下面是美行思遠小編想給出幾點建議:
1. 切身感受真實的空間
對于學建筑的同學來說,學習建筑不僅僅是需要從書籍以及老師得到更多新的信息,而在很多的情況下,我們更多的時候需要走出去,去觸摸建筑,在建筑中間行走。進入一個建筑和在圖紙上看到一個建筑,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概念,進入一個建筑以后,你是從一個人的視角去觀察建筑,這將更符合你設計的或者你學設計的根本。就是你要服務與人,那么這是第一點,你感受空間會比你從圖紙上感受更加直觀而且準確。
2.多材料應用能力
第二點就是會有許多材料的運用,比如混凝土的材料應用。不同材料,或用不同的表現方法,他能給人不同的感受,而這個東西是需要你進入建筑,觸摸摸他,去理解他,去看光影與材料之間的關系,然后來理解這些東西的。
3.設計流線很重要
我們在圖紙上可能會用一條折線或一個直角,而我們就認為這是一條折線,但它是否好用,人是否可以走進去,以及人走進去以后,他是否會感受到迷?;蛘咦卟粚?,這些都需要我們進入到里面,去看去感受的。所以說,在國外,或者在國內,你學建筑,都需要去看一些大師的作品,看一些優秀的建筑作品,去理解建筑,這比你去看書要事半功倍。
最后強調一點,你的作品集也需要更多的創意填充,對于建筑大類的同學們來說,作品集的制作要更花心思才行。
4.了解院校風格
在作品集的準備過程中,要充分了解各大學的設計流派與風格,作品集最好是蘊含著深層的文化主題與實用性,可以先看學校并比較各種類型的設計風格,各學校在表現形式上會有什么不同,現代與傳統結合,形式與功能的認識深度,從而去尋求作品的設計思路與表達方式,最好能與相關教授套磁。而且作品要打印精美,頁數要少而精。設計項目安排四、五個為好,你的設計意念(concept)要表達明確、具體,不宜太長,三四句就夠了,特別是美國建筑學校很注重意念,思想要鮮明,張揚個性。
5.控制好排版的節奏
怎么樣才能有漂亮的排版?一般只要分析圖做到位了,設計過程有邏輯,只需要控制好版面的節奏(疏密、色彩)就夠了。因為圖本身就可以很好的說話了,不需要過分的組織。另外設計的過程應該占到大部分版面,因為其實平立面都是看不清楚的,那么小的面積,而過程才能體現思維。
上述內容就是小編整理的建筑設計專業作品集制作攻略,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如果大家對于上述內容還有相關疑問的話,可以隨時咨詢美行思遠顧問。
閱讀此文章的人還閱讀了...
本文版權屬于美行思遠(www.ljlll.com.cn),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