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7月18日消息(記者王澤華)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教育部近日印發通知,加快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通知提出,要打造市域產教聯合體、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到2025年,建成一批全國性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300所左右全國性職業教育信息化標桿學校、1000門左右全國性職業教育一流核心課程,有效提升人才培養針對性和適應性。
通知要求,各地要積極打造兼具人才培養、創新創業、促進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功能的省級市域產教聯合體;組建一批產教深度融合、服務高效對接、支撐行業發展的跨區域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近年來,安徽通過實施技能人才強企行動,持續為技能人才成長發展搭臺賦能。安徽省人社廳職業能力建設處處長吳笑梅介紹,安徽省當前共有職業學校320多所,今年以來新增高技能人才11.24萬人。
吳笑梅:堅持“技工短缺”的問題導向,深入推進技工強省建設,3年內新增50萬名高技能人才。
通知指出,到2025年,建成一批全國性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300所左右全國性職業教育信息化標桿學校、1000門左右全國性職業教育一流核心課程。河北邢臺技師學院教務處副處長朱立強表示,學校已建立專業動態調整機制,構建課程內容與崗位需求相適應的課程體系。
朱立強:我們緊盯市場需求,開設了工業機器人應用、無人機維修、商務軟件等課程,構建了以學生為中心的“工學一體化”技能人才培養模式,邊學邊練,保證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培養。
教育部表示,支持各地組織校企共同開發200個全國性典型生產實踐項目,引導學生在真實職業環境中學習應用知識和職業技能。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副司長林宇:充分發揮我國的制度優勢和組織優勢,以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為抓手,探索省域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新模式,推動形成同市場需求相適應、同產業結構相匹配的現代職業教育結構和區域布局,打造全國性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
本文版權屬于美行思遠(www.ljlll.com.cn),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