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位于美國紐約市曼哈頓,于1754年根據英國國王喬治二世頒布的《國王憲章》而成立,屬于私立的美國常春藤盟校,由三個本科生院和十三個研究生院構成。哥倫比亞大學的校友和教授中一共有87人獲得過諾貝爾獎,包括奧巴馬總統在內的三位美國總統是該校的畢業生。此外,學校的醫學、法學、商學和新聞學院都名列前茅,其新聞學院頒發的普利策獎是美國新聞界的最高榮譽。
哥倫比亞(Columbia)之名來源于發現美洲大陸的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且英文拼法不同于南美國家哥倫比亞(Colombia)。哥倫比亞(Columbia)常作為美國的女性代稱;相對應的,山姆大叔(Uncle Sam)是美國的男性代稱。
校訓
哥大的校訓為“In thy light shall we see light.”可漢譯為“借汝之光,得見光明”或“在上帝的神靈中我們尋求知識”,典出《舊約·詩篇》:“Quoniam apud te fons vitae in lumine tuo videbimus lumen”(拉丁文)。英譯為:“For with there is the fountain of life; and in thy light we shall see light.”中文為:因你就是那生命之源;借著你的光,我們得見光明。校訓具有濃烈的宗教氣息,但它并不妨礙人們追求真理、尋找光明的決心和勇氣。事實上,哥大在課程設置上特別設立了國際化(Globalisation)、全品質(Total quality)、道德 (Ethics)和人力資源管理四大主題,所以有“21世紀課程”的美譽。
教育理念
哥大最初的建校目標是:“在已知的語言、人文和科學領域內教導和教育青年”。哥大最強調的一點是實踐,注重學校與社會結合,鼓勵教師走出課堂和學校,學以致用。
哥倫比亞的特色之一在于它地處紐約,與華爾街、聯合國總部和百老匯比鄰。在這個全國的文化,金融,外交中心,你可以在讀書的過程中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機會。
特色之二在于它所處的社區。晨邊高地地處黑人哈林與西裔哈林區交界處,乃是二十世紀中期“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文藝運動的發源地,周圍有諸多充滿紐約味的知名爵士樂酒吧、表演中心、咖啡廳等夜生活去處。在校內,大草坪,小餐館,方便的購物商場,運動中心等地是學生課余小歇之處。各個學生社團也會組織各類休閑社交活動,如商學院組織的Spring Ball晚會等。
特色之三在于它的全球網絡。這一點的部分原因在于它的龐大的遍布世界各地的校友。學??啃S褧木栀洺闪⒘藝H商務研究所,以實現其課程的國際化。
另外在哥倫比亞讀書的一個好處是其課程設置的多方面的靈活性,新生可以在第一學年的三個學期中的任何一個學期入學,也可以通過考試獲得一些主課的選修,而且還不需要上選修課來代替。商學院并開設了50多門語言的小課。加之許多全球性企業就在周圍,70%的MBA都能流利的說多門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