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故事線,你熟悉嗎?
小公主艾達因為好奇盜走了王國的神圣幾何,這一看似無害的行為卻使得整個王國的人全部滅亡。明白了自己錯誤的公主請求寬恕和原諒,但為時已晚,國土中民眾的亡靈已經化為烏鴉人,在王國內四處徘徊,無法離開。小公主痛苦懺悔,發誓要將幾何體歸還。
于是,無數玩家走上了歸還神圣幾何的道路……是的,這條故事線來自于2014年的爆款游戲——《紀念碑谷》。但其實鮮有人知,這款游戲是在致敬荷蘭版畫藝術家,著名“視錯覺”藝術大師——莫里茲·柯尼利斯·埃舍爾。
6年后的今天,在世界各地的人們因疫情實行“社交隔離”的時候,任天堂發布了一款新游戲《集合啦!動物森友會》,游戲里的小島就成了虛擬世界里的桃花源,人們可以在這里建設自己的家園,和島上的動物們成為朋友,也可以邀請自己現實中的好友來島上游玩。
短短六周,全世界至少建立了1340萬個這樣的小島,任天堂在5月7日稱,《動物森友會》在發布后的前六周內就創下了1340萬的銷量紀錄,不到兩個月,《動森》就為任天堂創造了54億元的營收。
從《紀念碑谷》的橫空出世,到今年令一眾玩家在“云端”博物館逛得不亦樂乎的《動物森友會》——電子游戲與藝術的關聯,似乎變得越來越緊密。
2011年5月9日,美國聯邦政府下屬的美國國家藝術基金會正式宣布“電子游戲是一種藝術形式”,和繪畫、雕塑、建筑、音樂、文學、舞蹈、戲劇、電影,這些公認的八大藝術形式一起被列為藝術形式。但事實上,關于電子游戲本身是否可成為“第九藝術”的探討至今從未停止過。
我們可以通過幾個例子,來看電子游戲與藝術的完美結合~
The Procession to Calvary(2020)
化身倫勃朗筆下的司戰女神貝羅納(Bellona),戴上你的佩劍開啟一場奇趣冒險——你正進入獨立游戲The Procession to Calvary創造的世界。
游戲開發者喬·理查森(Joe Richardson)在其前作《萬民四末》(Four Last Things, 2017)中,取用北方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作品進行游戲創作。而The Procession to Calvary延續并拓展了這種創作手法,更多文藝復興時期的經典藝術作品被再現、挪取、剪接、粘貼,構成一出機靈幽默如蒙提·派森(Monty Python)電影般的動畫蒙太奇。
游戲主角的形象直接取自倫勃朗1633年的畫作。原作是對羅馬神話中的女戰神貝羅納的創造性描繪,似意指荷蘭與西班牙之間的八十年戰爭。而在游戲中,這位女戰神則頂著一副暴脾氣踏上囧途,在完成終極任務之前,需得過五關斬六將,破解道道謎題。
倫勃朗原作《貝羅納》與游戲中的主人公
這趟旅途中將會碰見的NPC們也大有來頭。比如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躲在簾子背后,等你為她找回丟失的珍珠;漢斯·梅姆林的《救世主》,在這里成了一名不怎么靠譜的街頭魔術師;又或者倫勃朗《富人的預言》中的守財奴,搖身一變,成了神秘的圖書管理員。
游戲精美的場景也與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作品緊密關聯。你所漫游的城市,仿佛出自意大利畫家貝納多·貝洛托之手;再一轉身,或許就走進了威廉·霍加斯畫筆下的伯爵夫人的客廳,望著一屋子人吵吵嚷嚷的景象,暗自思忖怎樣才能悄悄取走窗臺邊的金鑰匙。
貝洛托畫作A View of the Grand Canal Looking East與游戲中的一處場景
霍加斯《伯爵夫人之死》與游戲中的場景
隨著步移景換,每個場景中都會出現一組樂手,演奏著來自巴赫、維瓦爾第、亨德爾等古典音樂大師的作品。如果點擊“查看”,還能發現樂曲的出處。
樂手正在彈奏多梅尼科·斯卡拉蒂的曲子
對資深藝術愛好者來說,體驗The Procession to Calvary無疑會因處處有彩蛋而過癮不已。不過藝術小白們同樣能收獲一個激動人心的“頓悟”時刻——步入游戲中那座富麗堂皇的藝術博物館。在館中逛上一圈,你會發現里面陳列的便是游戲中人物、場景的原作,甚至還能找到主人公本人——貝羅納的畫像。
找到《貝羅納》和《阿佩列斯繪畫坎帕斯佩》(Apelles Painting Campaspe的原作了嗎?
Projection: First Light游戲場景圖
這座虛擬博物館可謂是游戲內最大的“彩蛋”了。而它本身則是模仿了威廉·凡·海特的畫作Apelles Painting Campaspe(c.1630)——這張原作亦可以在游戲中的博物館內找到。
《藝術:贊助人》(2017)
對西方美術史感興趣,又苦于啃不動書籍?戰略型游戲《藝術:贊助人》(ARTé: Mecenas)對此為你提供了一個新選擇。你將作為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最強大的家族——美第奇家族(Medici Family)的成員,參與那段激蕩歲月中的政治陰謀、商業貿易、宗教事務……以及最重要的——藝術事件。
歷史上的美第奇家族曾斷續統治佛羅倫薩長達三個世紀。在這座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心臟”城市,美第奇家族資助和支持了眾多名載史冊的藝術巨匠: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提香、馬薩喬等。
據說波提切利是最受美第奇家族青睞的畫師,其名作《維納斯的誕生》和《春》是受美第奇家族家族委托而作。而如今收藏著這兩幅大作、有“文藝復興藝術寶庫”之譽的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也是美第奇家族留下的遺產。
《藝術:贊助人》游戲中收錄了由美蒂奇家族支持創作的130余件傳世之作,出自70多位藝術家之手,包括繪畫、雕塑與建筑。你需要做的,便是在游戲時間軸走到特定歷史節點時,為這些藝術創作做出決策。
比如說,佛羅倫薩最偉大的遺產之一花之圣母大教堂,你會選擇由誰來設計它的穹頂?歷史上這項任務最終交給了天才建筑師布魯涅內斯基。而他的最終成果——仿自羅馬萬神殿設計而成的教堂圓頂,堪稱彼時藝術與科技的完美結合,令教皇大贊為“神話一般”。
然而如果不了解這段歷史,將這項重大使命錯付他人,那么失敗的結果便會降低你的名望。若這樣的錯誤不斷發生,你就會面臨被逐出佛羅倫薩的結局——就同歷史上美第奇家族的遭遇一樣。
也就是說,對相關藝術史的熟練掌握,是順利通關的要訣。雖說門檻偏高,但《藝術:贊助人》仍不失為藝術愛好者了解西方美術史的一項趣味輔助工具。而其創作者,專精于藝術教育題材的美國獨立開發團隊Triseum,或許就是想通過這樣寓教于樂的方式,讓更多人親近藝術史,享受藝術的樂趣。
游戲設計是一個藝術專業,游戲是一種藝術方式。如今,游戲不再是個新鮮名詞,但仍有一部分人對游戲有著極大誤解。
游戲是供人娛樂的產物,當它被強行與“玩物喪志”掛上鉤,就變成了理所當然的“不務正業”,這是最普遍的問題,也是最基本的問題。
但是,一款好的游戲絲毫不亞于一本書,例如我們上面提到的兩款游戲,既具有娛樂性同時還具有文學性、藝術性;它也不亞于音樂,好的原聲讓你在游戲中各個場合探索之際更能沉浸其中;它同樣不亞于電影,如果說電影是向你講述一段旅程,那么游戲便是可以由你書寫的故事,例如《我的世界》《星露谷物語》《動物森友會》等,你可以成為其中的主人公,去書寫自己的篇章,也可以去聆聽他人的故事。
中國的游戲產業化還有一段路程要走,國產游戲質量距離日、美等國還有很大一段距離,同時對于游戲產業每一環節所涉及到的設計、藝術人才等,目前也是十分缺乏。
如今一直不被看好的國漫已經漸呈蓬勃之勢,我們相信,只要有足夠的人才、足夠的時間,我國游戲產業也會有自己的一片廣闊天地!
本文版權屬于美行思遠(www.ljlll.com.cn),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