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專訪學員:余同學
從小就受到爸媽藝術熏陶的余同學,
希望通過藝術引發反思,
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懷著藝術信仰的她,
毅然選擇了純藝專業!
在藝術這條路上,
她熱愛思考,
有著超出高中生的成熟思維!
她善于從生活中挖掘引人共鳴話題,
就像她在作品集中呈現的那樣,
既有對人從何而來的感悟,
又有人該從何而去的深刻認知。
最終她憑借這份深刻又真誠的作品集,
成功斬獲Parsons/SVA/SAIC/MICA/Pratt
等名校offer及累計125萬元獎學金!
申請學歷:本科
錄取專業:純藝
錄取學院:帕森斯設計學院Parsons (獎學44000$)、紐約視覺藝術學院SVA (獎學金94000$) 、 芝加哥藝術學院SAIC (獎學金42000$) 、馬里蘭藝術學院 MICA (獎學金17000$) 、普瑞特藝術學院Pratt
為了揭秘余同學斬獲名校背后的秘訣,
4月9日美行總裁劉冬冬對其進行了直播專訪!
美行總裁劉冬冬專訪余同學
錯過直播的同學快來看文字版解讀了,
下面一起進入余同學的申請秘籍分享!
余同學 X 小美
第一次來美行時,覺得美行學習環境很好,創作氛圍濃厚,老師跟我也很match,所以就選了美行。
小美:如何與美行開啟了一段緣分。
余同學:
我很晚才找作品集機構的幫助,當時對各大機構也有一定了解。因為是父母的朋友介紹,我來到美行。
第一次來到建外小區,當時覺得美行的學習環境很好,裝修很漂亮,學生和老師們之間交流也沒有太多壁壘和障礙。整體的創作氛圍很濃厚,大家都在忙著做自己的項目,都很努力的感覺。
余同學作品集
第一次和張老師聊天,感覺老師和我的方向以及想法非常match,并且也對我很有信心,所以最終選擇了美行。
我經常無意識地沉浸在思考藝術和創作當中,這個習慣對我做作品集起到了很好地幫助。
小美:個人興趣愛好、性格特點。
余同學:
我的興趣愛好其實不算多,我比較喜歡音樂唱歌、看電影和看展覽,對藝術史也很感興趣。生活中除了完成日常課程之外,更多的就是思考作品的想法。我經常無意識地沉浸在思考藝術和創作當中,這個習慣對我做作品集起到了很好地幫助。
余同學作品集
我最喜歡的藝術家是徐冰。不光因為和徐冰先生是校友,我認為他的作品所具有的厚重感和復雜性是非常耐看的。他的作品即使形式極其簡潔,但蘊含著非常深厚的文化和社會問題。
同時,我認為徐冰在將中國特質和西方藝術表達手法相結合的創作方面令我驚嘆。他非常巧妙地將東方智慧和東方哲學以西方現代的、藝術的方式表達出來,同時沒有丟掉中國文化的核心和本質,這是我一直需要去學習和敬佩的。
一旦有想法就要立即付諸于行動,這樣才能抓住轉瞬即逝的靈感!
小美:為什么選擇這個專業,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余同學:
選擇這個專業其實有很多原因。首先我的父親就是一位藝術家,我母親也從事藝術行業,所以從小就在這方面有被熏陶與引導。
除此以外,更多的是我認為我常會思考和看到很多問題及現象,我希望能通過藝術的方式表達出來,并讓人們進行反思,讓這個世界和社會變得更好。雖然聽起來可能有些幼稚,但我認為這也是我保持做藝術的初心和信仰吧。
在學習中我最容易遇到的問題就是拖延,當然拖延有時候也可以帶來一定的靈感,比如迫近ddl的時候就會靈感迸發。后來發現一旦有任何想法就要立即付諸于行動,這樣才能抓住轉瞬即逝的靈感,在當下將最好的狀態實現出來。
我的作品集個人風格比較強烈,尤其是占了我作品集整整一半篇幅的第一個大項目。
小美:介紹一下自己的作品集。
余同學:
我的第一個項目講述的是個人成長。因為我從小到大的經歷,與“中醫”、“中國傳統文化”、“宗教”等有很強的關聯。
余同學作品集
我在成長過程中,我嘗試了非常多種無論是西醫還是中醫甚至是“巫術算命”的治療方法。在治療過程中,我見到了許多與我一起治療的人們。這對我無論從肉體上還是精神上都有非常大的沖擊和改變,它在我生命和人格中深深烙下了一痕,因此我希望通過藝術的方式將它呈現出來。
我第一件大作品是一件呈現在空間之內的大型裝置作品。我自己本身非常喜歡做裝置,我認為用這些最真實的材料最直接的擺在觀眾眼前是非常具有沖擊力和情感連接性的。同時,我一直都很想做一個在獨立空間中完整的大型作品,因此選擇了這種形式。
這件作品其實是由六件作品組合而成,這六件作品彼此獨立又相互依存,其實也代表了我在成長過程中的不同心境和思考。
第一件
LIFE-What are we made of?
這件作品靈感來源于我小時候從非常年幼的時候便開始被用奶粉喂養,一直喝奶粉持續到了7歲。而這其實也對我身體造成了一定的改變和影響,從而輻射改變了我現在的心態和生活。
余同學作品集
奶粉,這種“artificial”的東西隨著科技和時代的發展逐漸擠進并占領人們的生活,而我們從出生開始就像流水線上的產品一般被標準化喂養長大,這其實讓我產生了一些憂慮。
因此我用巨幅的波譜畫作為背景,放置我曾經喝空過的奶粉罐,以及真實的玻璃瓶裝牛奶(為了不浪費選擇用白顏料代替)組合做了這件作品。三層之間相互連接相互對比的關系創造出了我想要的那種波譜的、諷刺的意味。
第二件
LIFE-What are we suffering from?
這件作品是對我曾經歷的九天針灸經歷的記錄與刻畫。在針灸過程中我每天要被扎幾十根針,非常疼痛。我希望用最直觀的方式表達出我所遭遇過的痛苦。因此我在一個床墊上扎入了整整五千根針,并塑造為了一個人型。
余同學作品集
我認為,這樣大量的真實的針扎入,可以讓觀眾最為直觀的感受到針灸所帶來的東西。這其實在某種意義上,是我自我形象的映射。
第三件
Who am I?
這件作品是一副類似醫學解剖畫的作品,而被解剖的動物是虛構的“豬頭魚”形象。
我在被治療的過程中常常仰面躺在床上,身體無法動彈,只能全部交給醫生。而醫生低頭俯視我的樣子讓我覺得非常不安和不適。我感覺自己就像案板上的“魚肉”,而醫生就是“刀俎”。
余同學作品集
并且,或許在醫生和旁觀者眼中,我與一塊豬肉并沒有分別,我感覺自己也像一頭被圈養在豬圈中的豬,隨時被他人主宰命運。
因此我將“魚”和“豬”的形象結合起來,創造了“豬頭魚”。同樣,這也是一個自我形象的表達和映射。
第四件
LIFE-What are we praying for?
這件作品源自于我在治療中所遇到的人們。我曾尋找過許多“江湖郎中”,有不少是騙人的。
作為一個身體并沒有過于嚴重的問題的人,我可以清醒地判斷這個醫生是否值得相信。
然而,尋找這些“江湖郎中”的病人們常常是身患絕癥被醫院宣判死刑的人們。在面臨著生命即將消逝的巨大絕望和困境時,他們沒有能力去“不相信”。無論眼前這個醫生是不是騙子,他們都在生命沉重的壓迫下別無選擇,虔誠的將“江湖郎中”奉為菩薩救世主,頂禮膜拜,虔誠祈禱。
余同學作品集
這其實讓我看完之后心里非常難受,并且給了我非常大的震撼。因此我希望通過用一個沒有裝著佛的佛龕,去表達我所看到的這種困境,也表達我深深的無力感。
第五件
LIFE-Where do we live?
這件作品以太極八卦為基礎,加以時下最為重要的問題的元素結合而成。在去針灸治療的過程中,正值2020年疫情階段。
余同學作品集
無論在中國還是在外國,對于“中醫”和“西醫”之間的討論和爭辯從未停歇。但在這樣一個全球性的、威脅人類生命的大型疫情之下,中醫和西醫之間的區別是否還那么重要?
我在成長過程中用了許多中醫和西醫的治療手段,因此中西醫的關系于我而言像太極八卦,相輔相成,相生相克。所以我一半用中草藥,一半用口罩,兩個代表元素也可以代表疫情之下兩者之間的關系。
第六件
LIFE-Who are we going to be?
這件作品是對“圣經-約拿書”的繪畫進行的再創作。
在經歷過無數的或肉體痛苦或精神痛苦的治療后,我無論從肉體上還是精神上都獲得了“重生”。這種蛻變是深刻的,深沉的,也是具有極強生命感的,因此我希望表達一種“重生”的概念。
余同學作品集
原本我想用耶穌的形象作為比喻,但又覺得太過于普遍,并且故事本身和我的心境不完全相符。因此最終選用了圣經書中約拿的故事,即約拿被大魚吞進肚子之后三天被重新吐出來,某種意義上也算是完成了一種“重生”。我將畫面中約拿的形象替換為我自己,語境和主體的置換也營造了這幅作品想要表達的心境和狀態。
在老師和父母的不斷開導和引導之下,我摒棄一切雜念,戰勝了“來回糾結”這個最大的攔路虎!
小美:做作品集的過程中,覺得最大的挑戰是什么?
余同學:
我認為做作品集的過程中最大的挑戰是“糾結”,它充斥了我的整個創作過程。
首先在創作之前我會反復猶豫一種材料或一個形式甚至一個想法是不是可行。其次在創作之中我又來回思考這樣做會不會成功。最后在創作完成之后進行回看和排版的時候,我再次陷入深深的糾結中,甚至開始懷疑是否要推翻重新做。這其實非常耽誤效率,并會大大地降低我的創作的信念、自信心,同時還會導致拖延的問題的出現。
但在老師和父母的不斷開導和引導之下,我嘗試摒棄一切雜念,認真專心腳踏實地得將作品落實。在逼迫自己放棄糾結之后,我的心態變得更加平和果決,這讓我在創作中效率大幅提升,并且最終效果也提高不少。
美行的老師們非常的負責,即使在半夜或者清晨,老師們也會及時地回復與幫我,真的非常感謝!
小美:分享一下在美行的學習生活。
余同學:
我在美行感受到的氛圍很好,也認識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這些朋友們即使可能剛開始跟我不太熟,但是她們都會鼓勵我,欣賞我的作品,這其實給了我非常大的幫助和信心。
并且美行建外soho的校區環境也非常不錯,每次在這里無論自習還是上課都非常舒適,會讓人愿意留在這里。
小美:在美行的學習與收獲。
余同學:
我認為美行的老師們非常的負責。我是一個拖延癥很嚴重的人,但是美行的老師每次都不厭其煩的耐心地催我和等我,并且及時地給予我幫助,即使可能已經距離ddl沒剩多少時間了,老師們也非常負責任地幫我落實好每一件事。并且即使在半夜或者清晨,老師們也會及時地回復我向我提供幫助,真的非常感謝!
創作時,不要盲目追求熱點或高級感,將最真誠的自己通過作品集展現出來才能真正打動招生官。
小美:對學弟和學妹的一些建議。
余同學:
我對學弟學妹們的建議其實不多,因為在整個申請過程中我算比較順利。但是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是我最想和學弟學妹們說的,其實是作品集的“真誠”。
無論學的是不是純藝術專業,無論擅長繪畫還是雕塑還是裝置,所做的作品一定要“真誠”。
這里所說的“真誠”不光指“誠實”,而更多的是真心。所做出的作品、討論的話題、指出的問題,都應當是你真實感受到的,真實體悟到的,并且真心想要表達出來的。我不太認可為了蹭一些熱點話題的熱度就趕工或硬做出來一件作品。
作品集的“真誠”是可以讓人最直觀的感受到的,這也是最打動人心的地方。不要一味地盲目追求熱點或高級感,其實將最真誠的自己通過作品集展現出來才能真正打動招生官。
小美:未來打算。
余同學:
對未來的想法和規劃我其實確定又不確定。
學習純藝術總會被人們認為以后會露宿街頭成為落魄藝術家,但我堅信真正的藝術家是偉大的。我會堅持自己的初心一直做下去。當然,最終是什么結果沒有人知道,但我唯一能相信的就是我的信仰不會被改變,那么我的藝術也絕不會停止。
本文版權屬于美行思遠(www.ljlll.com.cn),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