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專訪學員:林同學
用手中的畫筆去描述
天馬行空的想象力
嘗試走出自己的舒適圈
接納多元的世界
尋找最契合的伙伴
追尋更高層次的自己
去建造屬于自己的空間藝術
offer展示
林同學錄取信息
在讀院校:
四川大學錦城學院
錄取學歷:
研究生
錄取專業:
室內設計、環境建筑
錄取院校:
林同學 X 小美
美行的老師與我的契合度更高
小美:簡單的做個自我介紹吧~
林同學:
我本科就讀的環境設計專業。我是個內向的人,不太擅長言語表達,但是我內心充滿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能將自己的想法用圖畫的方式說明清楚。因為內向的性格,我善于觀察一切明顯細小的事物,喜歡待在屬于自己的個人空間,做自己喜歡且享受的。希望能走出自己的舒適圈,接納多元的世界,打開對世界的好奇心,感受外新的人事景物、新的挑戰、新的世界觀的沖擊。
小美:選擇在美行學習,看中了美行哪些特點?
林同學:
比起校區環境,機構規模等,我更在意的是與老師的契合度。當時看了很多所機構,也和很多老師交流,在兩所機構中猶豫不決,最終選擇了美行。選擇美行是因為美行的老師給我感覺最真誠舒服。不管我有什么問題,都能得到及時的解決。試聽了兩個老師都對待專業認真負責。不是上來就給我看學生作品集,而是與我交流自己對作品集的想法,引導出適合我且我感興趣的方向,按照我興趣的點給我更好的建議,注入跟多想法。
關注生活中那些容易被人們忽視的成分
小美:為什么選擇這個專業,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林同學:
在我所做過的項目中,有多個項目創造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環境破壞造成的影響。再進行調研時我深刻的感受到了環境保護的迫切性,當現實擺在眼前時無法做到熟視無睹。每個項目都在提醒著我,關注生活中那些容易被人們忽視的成分。人都生活在一個同樣的大環境里,身為設計師,所作的每一個有意識無意識的決定,都在對世界產生細微的影響。不一樣的空間狀態、對事物不一樣的干預手段,這些都能環境做出改變。哪怕只是改變一個人的生活、改變一個小細節、招轉一種固有思維都是改變世界的一部分。積少成多,聚沙成塔,世界或許可以因此變成一個更好的的地方。
小美:介紹一下自己的作品集(最滿意的項目和項目制作過程
林同學:
我的第二個項目位于成都城中村里的曹家巷。曹家巷本身自帶的認同感,人與人的關系和歷史性正是社會設計中所迫切需要的。
我將老年群體按照行為活動分為了9類,以此匹配不同的空間需求,再將群體之間存在的沖突進行整合,得到6種空間功能模塊。得到六個設計目標后,我將其分為時間空間兩個維度進行策略分析,得出人群每日活動的高峰時段與停留時間長短及不同活動形式和場地需求。我給出的方案是單模塊結合自由模塊整合植入空間。我希望將原來的以大量空白時間為主的生活方式轉變為多種活動。
通過多樣功能模塊,變化豐富的空間,為老人與小孩的各種交往活動提供承載。
林同學部分作品集內容
我項目三做的是火星移民。隨著載人火星任務的發展,探索者居住的空間將不得不取得相應的進步。雖然早期的載人任務將依賴于精心設計的太空艙,但永久火星定居點的潛力必須由建筑驅動,將生存的唯一關注點擴大到包括生活的概念。項目假設在不久將來,將有第一批初始居民入住。入住者包括科學家、農業學家心理學家、建筑師、工程師等先鋒派遣人員以先決條件適應火星并完成探索任務為后續人類入住提供基礎。此項目以滿足先鋒派遣人員的需求為設計目的。設計過程涉及多個學科不光是建筑學,我也查閱了大量植物學、地質學、氣象學等資料,保證項目的可行性。
林同學部分作品集內容
美墨邊界綿延 1,954 英里,從德克薩斯州的墨西哥灣到加利福尼亞州的太平洋,是美國最多樣化的景觀之一。邊界墻的建設將把 1,506 種本土動植物的地理范圍一分為二,使這些棲息地處于危險之中。該提案是解決美墨邊境墻建立給生態造成的創傷,通過改造、修復、重建促進邊境地帶的再生,恢復退化野生動物的棲息地。保護土地免受進一步分裂將破碎化的廊道斑塊重新連接,幫助野生動物遷徙免遭滅絕。
林同學部分作品集內容
認真、負責、盡心、盡力是我給美行老師的標簽
小美:在學習的過程中,覺得最大的挑戰是什么呢?并如何解決的呢?
林同學:
國內的設計專業教學風格和理念上與國外不一樣,所以我的第一個項目做的特別困難。剛開始接觸時我前期調研不知該如何入手,老師給了我多條建議,一些設計網站,前人經驗,包括去哪里實地調研?實地調研時我要取得那些信息?通過的大量的走訪和查閱,我有了原始的基本素材。可當一大堆資料擺在面前時,如何歸納整理提取有用信息時又成了頭疼的問題。我記得當時老師在我旁邊陪我一起整理了一天,慢慢確定各部分信息,理清整體框架,還給我找了各部分適合的分析圖參考。在老師的幫助下我也逐漸進入狀態開始上手。
從自我懷疑到完美呈現..
小美:在美行的學習與收獲。
林同學:
我是個對自己特別沒有信心的人,整個作品集制作過程中都特別懷疑自我。好在有老師們的鼓勵,讓我最后能順利提交。不管是專業老師、文案老師、教務老師都很上心負責,我要做的只有做好作品集,其他完全不用操心。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老師都會想各種方式幫忙。
真的好幸運能夠遇見這么多優秀且負責的老師
小美:有哪些給學弟和學妹的建議?
林同學:
可以嘗試多樣化的項目,我雖然申請的是室內專業,但是作品集涉及了裝置、景觀、規劃。這也讓我最后成功加申了環境建筑專業。任何設計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想要最終呈現出一個好的作品,就需要不斷地嘗試。強迫自己保持思考不斷調整。當然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一定要及時詢問老師,不要死磕,老師的經驗一定會讓你事半功倍。
每次去校區自習,大家都在忙自己的事,學習氛圍很濃厚,能讓我立馬進入學習狀態。美行空間科系的老師都特別友善專業,一個學生有問題其他老師也一起幫忙解決。無論我什么時間去機構,都有老師在,正是這些可愛的老師們,讓我整個申請過程不那么焦慮。相信她們未來一定能越來越好,收獲大批offer!!!
小美:對于將來有什么想法,未來的打算。
林同學:
將來我應該會繼續申請雙學位,探索更多的環境與空間的變化。畢業后有在當地機會參與到大型項目中。我希望在未來能建造出屬于我的地標建筑。
本文版權屬于美行思遠(www.ljlll.com.cn),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