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的明星導師華老師,她曾簽署過藝人公司,做過一段時間的練習生,是一位能教編曲、能教表演、能教即興演唱、還會彈琵琶會唱跳的全能BERKLEE導師……
華老師音樂教學經驗豐富,她常年活躍于音樂的各個領域,并提供作曲、編曲、聲樂等技能指導。從唱跳練習生到實力音樂教學女王,華老師有著自己怎樣的獨特心得,我們一起來看~
Q&A
華老師 X 小美
每個學生都可以閃閃發光。
小美:您是如何走上音樂這條路的~
華老師:
我是從3歲開始被爸媽送去學鋼琴,在5歲的時候看到琵琶演出,就轉去學了琵琶,從小我的爸媽就在家里裝了ktv,他們也特別喜歡唱歌,所以就有影響到我。
從學琵琶之后,8歲開始就會參加國內外的比賽和演出。在后來初中的時候,我看到歐美歌手的舞臺,就會開始幻想自己站在舞臺上的樣子,也是在那個時候知道原創音樂人的職業。
我最開始喜歡上原創音樂是覺得自己唱自己寫的歌,然后別人也會唱你寫的歌就很帥,所以就有自己搜索一些關于原創音樂專業的學校,最后就決定要去伯克利音樂學院去學習,很幸運也是被成功錄取。
伯克利音樂學院
小美:您是如何形成自己如今的教學風格的?您的教學理念是什么?
華老師:
我的教學風格主要也是受我在伯克利的老師影響,一種比較輕松、快樂、亦師亦友的氛圍。我的教學理念就是在快樂中學到知識,因材施教,去幫助每個孩子找到自己的聲音特點。
伯克利會給你更多地機會去表達自己在音樂上的想法,包容性很高。
小美:留學期間,您的學習生活都有哪些難忘的經歷與感受
華老師:
去美國后,我的第一感受就是氛圍的改變。相對于國內偏嚴謹的音樂氛圍,伯克利會給你更多地機會去表達自己在音樂上的想法,包容性很高,沒有很多的條條框框,更多地是在幫助你如何在自己的想法上去把作品做的更完善。
額外就是學習所有的內容都是從最根本開始,我們學校推崇一種理念就是,不管什么風格的音樂或者技術,你都需要理解和明白這些風格和技術最開始的樣子;其次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另外,波士頓的大鵝是真的很多,隨處可見,哪怕回國之后都會經常在想這個問題,怎么會有這么多的大鵝。
小美:成為國際音樂教育導師,您最大的變化是什么?
華老師:
拋開作為老師需要做的教學之外,更多的我把我的位置放在輔助者的身份上。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對于音樂的理解,也都有自己不同的個人特色,我認為需要做的就是幫助他們把自己的天賦和個人特色發揮到最大,而非是我去要求他們按照我的理解去學習音樂,希望他們是真的可以享受音樂。
要對自己的聲音特點有認知,把優點發揮到最大,進而感染聽眾。
小美: 流行演唱的學習應該具備什么能力?
華老師:
我認為流行演唱的學習中最需要的一個能力就是認知和共情力。
因為人聲作為我們天生就擁有的樂器,唱歌中所有的感受都是基于我們自己的感受。不管是說情感表達上,還是說音色塑造上,我們都需要接納我們的聲音,對我們自己的聲音特點有一定的認知,才可以把自己的聲線優點發揮到最大,進而再去感染聽眾。
如果唱歌遇到了瓶頸,不要著急,因為唱歌本來就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用時間去累積的學習,可以問一問老師、去聽一聽其他人的建議、扒一扒自己喜歡的歌手的唱歌習慣和表達技巧,在網上搜一搜相關教程。最重要的就是,接納自己的聲音。
放開自己,給自己不設限。
小美: 中外學生各有哪些方面比較突出,而哪些方面缺少必要的知識和訓練?
華老師:國內的學生在對于古典音樂的學習上確實很厲害。在學校里也會發現,像音樂理論、視唱練耳、古典和聲、鋼琴、弦樂這些科目,國內的留學生都可以排到很靠前甚至是第一的位置。
國外的學生在音樂表達能力、原創能力以及舞臺表現力確實會更大膽一些。所以對于國內的學生更多的還是需要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放開自己、給自己不設限,相信自己是有這個能力和潛力玩好音樂的,相信自己所相信的!
流行演唱的作品集會根據每個學校不同的要求而去做選曲。
小美:流行演唱作品集的創作都有哪些研究方向
華老師:
流行演唱的作品集主要也會根據每個學校不同的要求會去做選曲。有一些學校可能會要求爵士演唱的作品較多;有些學校會要求學生需要在翻唱歌曲里做改編和即興;有些學校會讓學生自己去選曲(沒有固定的歌曲列表);有些學校會要求有原創作品。
對于本科和研究生的作品集我們的審核標準肯定也會有所不同。本科生更多的我們會把目標放在能否放開聲音、能否做出情感表達、演唱的狀態是否放松且自信、是否可以表達出個人聲線特點;而研究生我們的目標更多地是在音色塑造上是否自然、個人風格是否足夠突出、能否讓聽眾達到共情、唱功是否扎實。
學生們在做作品集時,存在的一些共性問題...
小美:學生們在做作品集時存在哪些共性問題呢?
華老師:
有很多學生會把自己喜歡的歌曲作為首選,而并不是去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歌曲風格,或是不在意這些歌曲是否在自己的舒適音域里。對于這些問題我個人的方式就是錄音,讓學生自己去聽錄音里自己的聲音以及所存在的問題,從而再去做調整。
當然,我們肯定會以孩子自己喜歡的為主,但真的不適合或不符合要求,還是會和學生商量去做修改。比如,一個學生很擅長唱balled那種抒情歌,自己平時就喜歡去唱律動感的neo-soul歌曲,但自己在歌曲律動感上存在問題,一時難以解決,那么在作品集的選歌上,我就會和孩子去做主選歌曲和備選歌曲,推薦以抒情歌為主,律動歌曲為輔。在課堂的學習上也會留出足夠多的時間去做律動學習,最終作品集制作的時候會兩首歌都錄制,然后再做對比,選擇聽感最好的那一首歌來提交作品。
接納自己的聲音,不要過度追求不適合自己的聲音。
小美:對于學習音樂的同學,您有什么建議嗎?
華老師:
我的建議就是接納自己的聲音,不要過度追求不適合自己的聲音。
如果你的聲音條件偏亮和尖細,那么我們就把聲音穿透力做到最好,不要為了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渾厚,就去刻意壓迫自己的聲音,從而損傷自己的聲帶。如果你的聲音條件偏渾厚和沙啞,那么我們就把聲音爆發力做到最好,不要為了最求尖亮的聲音去刻意捏聲音,從而損傷自己的聲音。
本文版權屬于美行思遠(www.ljlll.com.cn),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