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想要接受國際化藝術教育的同學來說,申請國外的藝術類大學是一個重要的選擇。然而,申請國外藝術類大學并非易事,需要滿足一定的申請條件。對此,本文將為大家帶來關于國外藝術類大學申請條件的介紹,感興趣的同學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國外藝術類大學申請條件
1.語言成績
申請本科一本要求雅思6.0以上,托福成績80分以上;申請研究生要求雅思6.5-7.0,托福成績90分以上。
如果學生準備多個國家的申請,建議考雅思,因為雅思是全球認可的。如果想去意大利、法國這些國家,則需要修滿要求的語言課程或申請英文授課的課程。
2.標化成績
除了傳統的雅思、托福語言類考試,如果要申請綜合類大學本科或是羅德島設計學院,還要提交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成績和ACT(American College Test)成績。如果是申請藝術管理、藝術史等相關專業的研究生,還需要提交GRE(Graduate Record Examination)成績。申請時尚管理專業,建議大家也去考GRE,因為這畢竟是一個管理類的專業,GRE成績會對大家的申請有幫助,甚至有些學校是必須提交的。
3.申請材料
1)中英文成績單:一般學校要求GPA在80分左右。
2)推薦信:2-3封,分為學術和專業兩種類型。國外的老師重視學生的成長過程,因此你的班主任或導師所出的推薦信是必要的一封。盲目的找一些名人來寫推薦信是沒有太大意義的,與專業相關的老師、教授或者專業人士的推薦才是有力度的。
3)個人陳述:申請人要重點強調自己對于該領域的熱情和興趣,并說明自己在該領域的過往經歷。申請人還需要展示自己的學術能力,描述在學術方面的成就和經驗。此外,申請人要陳述未來的職業發展規劃,說明自己愿意在未來從事什么樣的藝術工作,以及在實現這一目標方面的計劃和策略。
4)其它:你還需要提交其它材料,如個人簡歷、存款證明等文件。
4.作品集要求
服裝設計專業:應包含創意工作、想法觀點、對想法的發展和研究。上傳至少10 張已完成或正在進行的電子圖像,每張主要圖像最多可附加6張相關視覺研究或準備工作的輔助圖像。
平面設計專業:一本作品集通常頁數在20-25頁以內,包含4-5個設計項目。項目應該包括傳統意義上的平面設計媒介(書籍、海報、字體logo,冊子等),也可以包括更廣闊的媒體(裝置、視頻、攝影、行為藝術等)。
建筑設計專業:需要涵蓋建筑小品,公共建筑單體以及城市設計等各個尺度上的作品;傾向于體現申請人對建筑理論的理解和對建筑造型的獨特品味;作品集安裝內容可分為:平面設計、小尺度項目設計、中尺度項目設計、大尺度項目設計、專項項目設計以及其他項目。
產品設計專業:迷你作品集不應超過10頁,能展示出對3D設計的敏感性、及技能和思維;以jpeg圖像格式上傳;迷你作品集應包含:草圖/3D作品包括實驗作品和開發作品/設計成品,附上簡短的作品集解說和對這幅作品的思考/創意產生/靈感和研究材想。
國外藝術類大學申請流程
英國:
8月-9月:開始準備申請材料,特別是個人陳述,簡歷這些比較花費時間的材料。
9月-11月:遞交網申,完善申請材料,開成績單及在讀證明,雅思最好也在這個時間點完成。
12月-次年1月:學校一般會在4周-12周出結果,沒有畢業的同學或者雅思還沒有考到直錄的同學,發的都是有條件錄取,所以同學們要看清楚學校發無條件錄取offer的要求,在截止時間內提交。
次年2月-3月:這個時間基本上大學陸陸續續都發offer了,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自己想要去的學校,同時如果雅思沒有達到要求,可以繼續考。
次年3月-4月:如果同學們還沒有達到雅思直錄要求,可以考慮申請相應的語言班;另外同學要開始存簽證保證金。
次年6月-8月:CAS是申請赴英留學簽證的必要材料之一,學生將Acceptance Form連同預付金交費憑證一起交上,學校幫換取CAS Statement。有了CAS學生就可以去申請簽證了。
次年9月:準備出發去英國。
美國:
8月-9月:完善申請材料,特別是個人陳述,推薦信,簡歷這些材料。開成績單及在讀證明等。
10月-次年2月:遞交申請,美國大學的各個專業/項目基本上會在10月份之后陸續的開放網申系統。
次年1月-3月:這段時間,基本就是等待,許多項目官網會有明確的發offer的時間,或者審理周期,認真查看,到了規定日期再登陸查看結果即可。
次年4月-5月:拿到offer之后,根據自身的情況盡早確定入學院校了。根據學校的指導準備I20申請材料,按照學校要求遞交,等待學校簽發的I20。
次年4月-7月:拿到I20后,就可以準備簽證申請。
次年9月:準備出發去美國。
上述就是關于國外藝術類大學申請條件的介紹,希望能幫助到大家。如果你對申請國外藝術大學還有相關問題的話,那么可以隨時咨詢美行思遠顧問。
閱讀此文章的人還閱讀了...
本文版權屬于美行思遠(www.ljlll.com.cn),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