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藝術類考生的備考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隨著國內藝考競爭日趨激烈,部分藝術類考生在準備國內藝術高考的同時考慮出國讀藝術類專業。不過這類學生有諸多困惑:考完藝考再申請海外藝術院校還來得及嗎?國外藝術類專業眾多,讀哪些專業有利于今后從事創意藝術類職業?如何準備面試和作品集,才能提高申請成功率?帶著這些疑問,美行思遠今天整理好給大家做個普及。
【專業怎么選】
專業分應用和傳統兩類
藝術生留學群體一向所占比例較小,但近年大有逐年升溫之勢。據悉,藝術類留學大致分為應用類和傳統類兩類,前者包括各種設計和制作類專業,后者則指傳統意義上的聲樂、舞蹈、美術類專業。
近年來,越來越多學生選擇赴國外讀設計、制作類專業,例如赴法國學服裝藝術的學生占辦理赴法國讀藝術人數的四分之一;赴英國學時裝設計、工業設計、室內設計等占赴英讀藝術的七成;赴加拿大讀室內設計、動漫設計等設計類專業的學生也占赴加讀藝術的七成。
同一專業各國要求不同
對于赴海外讀設計專業升溫的現象,同一個專業名,在不同的國家和院校,都有不同的培養目標,學生應在選擇前了解清楚。例如在法國學時裝設計,更傾向培養個人風格,引導學生打造自己的品牌;而在日本學時裝設計,則更注重實用性,學生大二的時候,須在與學校有合作的企業里陸續從事制版、設計、管理等工作;而韓國的服裝及制品專業,學生要學習如何印染、制布等課程。
面試:準備特色作品集
在面試時,藝術類的學生主要通過作品集來展示自己的藝術基礎和實力,作品集大體分為視覺藝術類作品集(純美術、設計)和表演藝術類作品集(音樂、舞蹈、表演等),通常通過DVD呈現。但各國藝術院校對作品集的要求不太相同。
德國院校的美術類專業,通常要求學生提供以往30~50幅作品,報考音樂類專業,要求提供包括8~10首曲子的CD,注重考察學生的創作歷程。提供給美國院校的作品集,需要用文字、圖畫描述清楚每個創作步驟,比如一個咖啡廳的室內設計圖,學生要將實地考察、做市場調查、如何挖掘客戶需求,再到3D初稿等環節,逐一說明。
提供給英國院校的作品集,學生需要從主題、制作過程、初稿、半成品、物料、裁剪等方面說明創作意圖。日本則不同,大部分的藝術院校不要求學生提供作品集,但要求學生到日本參加院校的入學考試,現場展示自己的藝術創作能力。
若申請法國或西班牙的藝術專業,除了提供作品集,還建議學生考好國內的藝術類高考,因為這個成績也納入院校方的參考范圍。
申請:語言要求相對較低
現在到明年初,申請美國、加拿大、英國、韓國、法國、荷蘭等國的藝術專業,如果條件符合,明年秋季即可入學。由于澳大利亞大學的開學時間通常在2月和7月,所以,申請澳大利亞藝術類專業的學生,可以入讀明年7月份的課程。
很多藝術類學生會擔心自己語言不夠好,實際上,很多海外院校看重的是學生的藝術能力,對語言要求相對較低,例如德國對藝術類專業學生的德語成績要求是3分(滿分是5分),比普通專業少了1分。又如法國音樂學院在錄取學生時更看重學生的專業水平,而不是法語水平。此外,如果藝術生沒有準備雅思或者托福等語言成績,可先入讀語言課程,再入讀專業課程。
【誤區:作品集只是為了拿OFFER】
美行思遠提醒同學,作品集的核心是“創意”,學生不要局限于流派和畫風,要展現真正自己原創的東西,即使不成熟也沒關系。可能你的素描、色彩功底并不特別好,但國外院校并不看重這些,他們更希望了解你的獨特設計理念、鮮明的創作風格、創意和創新能力、設計技巧,看到能體現出你自身對專業理解的一些東西,如你的設計過程、靈感來源、草圖,以及主題作業、作品或論文,以及一些基本的軟件運用、設計、故事情節等技術應用。
學生更需要的是在準備作品集的過程中,適應并掌握國外的教學模式,為出國后的學習深造打下扎實的基礎,而不能報以只是為了過關拿到offer的心態去準備作品,更不能請社會上的一些機構或者人員代做作品集,這樣的后果等到了國外就能深切感受。
本文版權屬于美行思遠(www.ljlll.com.cn),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