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美行思遠與大家分享的是畢業于謝菲爾德大學MA Landscape Architecture,現就職于Martha Schwartz Partners事務所的杜心黎同學的作品集。在她的作品集中,從小尺度的庭院到大尺度的歷史工業區改造,都充分體現了對場地的深刻理解,對歷史的充分尊重,對社區的額外反饋。
Kelham Island公園 (畢業設計)
Kelham Island 是謝菲爾德最著名的地區之一,象征著鋼鐵工業的重心和發展,在18及19世紀催城市的發展的進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2000年左右,伴隨著數家工廠的關閉,居民區成為該地區的最主要用途。
Kelham正處于從老工業區到新生的現代社區的轉變期。這個課題的主要目的是將一個新的公園引入該區域,作為城市旅游的目的地,一個富有活力的公共區域服務于社區。同時為其帶來更多的公眾目光。
前期調研分析
景觀設計
不完整的立面引導參與者對該地區工業歷史的回顧及思考
框架、石墻、人的活動及環境的變化讓使用者在該空間進行聯想
陰影創造空間的變化
細節
校園綠蔭計劃
由于多年的對景觀規劃的缺乏重視,謝菲爾德大學的周圍城市氛圍,無論是在生態還是在文化上不夠“健康”,這個課題旨在為校園提供一個舒適的景觀區域,滿足校園學子以及周邊社區居民的需求。
社區修補計劃
這個城市景觀設計試圖在利茲城市里探索改造和提升城區的設計方法。方案以rendering視角出發,探索怎樣的改造和設計語言能提供給人類生活更多的“可持續的”可能性。方案基于Kevin Thwaltes的 Experiential Landscape 和 Socially Restorative Urbanism理論。
設計過程
模型
圖 書館庭院
這個課題將圖書館和相鄰教學樓間的一塊坡地改造成一塊令人愉悅,愿意停留的庭院。設計者通過研究路徑和流線,創造更多的入口,使得場地的運用更加高效。課題的后一階段是通過制圖來探討施工的細節。
平面
剖面
總結:作品集中的四個作品都是從兩年研究生課程作業中選出來的,其中畢業設計(Kelham Island Park) 是最為重要的,最能展現從對場地的理解,設計的思考到最后的表達各方面綜合技能的作品。另外三個作品在挑選時盡量希望能展現出豐富研究方向,和自己手繪能力、軟件能力和模型能力。作品集中的圖基本都直接用了原始的作業圖,但是在排版上下了些功夫。不吝嗇地留白,不僅能強調最想傳達的信息,同時給閱讀者創造了喘息的機會,最重要的是簡單的就能讓作品集看起來高大上……生態和植物是Sheffield景觀的強項,最后卻沒在作品集中很好地體現,這算是一個遺憾。
更多藝術留學資訊請關注美行思遠官方網站:www.ljlll.com.cn,加微信美行思遠【meixingsiyuan】為好友,免費獲得作品集評估機會。
本文版權屬于美行思遠(www.ljlll.com.cn),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