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個個故事
The fifth story
美行思遠純藝學生 孫澤華
WHO AM I?
Back to……
孫澤華
一個樂觀耿直的山東帥小伙兒
本科學的是戲劇影視美術設計
決心去加拿大研讀純藝
當問到為什么不選擇熱門的英美國家時
他耿直地告訴小美
“我喜歡加拿大”
“我喜歡冬天”
“我喜歡雪山”
對于所喜歡的事物
他都有一種近乎癡狂的執著和偏愛
一如為了目標奮不顧身的化身
他戲言
跟美行思遠像是談了半年的異地戀
每周帶著他的4K升格
從濟南到北京
從北京到濟南
開往北京的火車一路嘈雜,
帶著夢想和期待
往復無數
談話間
他問小美
你見過凌晨四點的建外SOHO嗎?
盡管一路奔波
風塵仆仆
但在埋頭趕路的過程中
他偶爾也會停下來
瞧瞧身邊的風景
?Fine Art?
“選擇純藝,因為純藝可以用更多媒介來對藝術進行實驗性的探索,表達方式不僅局限在攝影方面,還有影像、裝置、繪畫、行為藝術等方面,而這些方面在大學的專業課上都有所嘗試。”
孫澤華對攝影的喜愛和敏銳觸覺是顯而易見的,不論是從對話交流、朋友圈還是作品展示中,總能看見他鏡頭下的各色風景和人物,或靜謐,或濃烈,或沉穩平和,或斑駁陸離…當談到為什么選擇去學純藝而不是專攻攝影時,他很好地向小美詮釋了興趣不一定是專業,但專業一定是興趣的區別。
孫澤華攝影作品
關于專業
孫澤華剛入學時,對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專業并不是很了解,在之后的四年學習過程中,逐漸接觸舞臺設計、繪景、道具、裝置、攝像、跟組,才一點一點培養起對這個專業的深刻認識。在他看來,戲劇影視美術設計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學科,涵蓋廣泛,以戲劇、電影為主題,與美術、設計、新媒體相互融合,立足于當代文化生態、深入社會生活對藝術進行實踐和創作,非常值得去研究和探討。
他說他喜歡杜尚、博伊斯、邱志杰、黃永砯、徐冰、蔡國強、白南準,在談到前不久上映的《天梯:蔡國強的藝術》時,他跟小美交流,蔡以中國的火藥煙花為主要媒介,材料的實驗性很強,選擇的主題也具有觀念性,意義深遠,這也正是他喜歡蔡國強作品的原因。
關于丹寧盒子
“丹寧盒子”是孫澤華和幾個來自不同專業的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上大學的時候一起運營的一個公眾號,上面記錄了他們一路行來的感受和見聞。
當問到做公眾號的初心時,他告訴小美,當時和同學想合作拍一部微電影, 考慮到后續的宣傳也需要平臺, 趕上自媒體熱,當下“一拍桌子,就成立了。”
小美尤其喜歡他那句“一拍桌子,就成立了”,很多時候,想法的火花只在一瞬,如何把他捉住,才是應該思考的命題。
關于出發
可能或多或少受專業的影響,他對影視方面也極有興趣,平日里接觸最多的就是電影和話劇了。不過你如果認為他比較宅那可錯了,除了安靜地“看”,他最愛就是不停地“行”。平日里,喜歡旅行、喜歡拍Vlog記錄生活、喜歡騎行、每走到一個地方都會拍一些視頻,往往在不經意間觸發了靈感。
關于現在
也許是歌聲里比鮑勃迪倫更多了些滄桑粗礪的故事味道,孫澤華尤其喜歡黃秋生唱的《Blow in the wind》這首歌。
“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一個男人要走多少條路
Before you call him a man?
才能稱得上漢子
How many seas must a white dove sail
一只白鴿要飛越多少個海洋
Before she sleeps in the sand?
才能安眠于沙灘上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朋友吖,答案卻在風中飄蕩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答案卻在風中飄蕩
”
他跟小美說,選擇來美行,是多方比對的結果,他覺得來美行上課更大的一個好處就是能碰到許多在專業上興趣相投的朋友,準備作品集過程中常會有瓶頸期,跟美行的老師和伙伴交流一下就會有更多新的認識。另外,和指導老師的聊天式的上課形式也讓他倍感輕松。一些好的想法往往就在聊天中不經意出來了,就像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結果。
I Know Life's Worth Living
寫在最后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
我扛著相機跋山涉水
而內存卡還插在家里的電腦上
這段話也許是自嘲
但也是他再真實不過的寫照
來往奔波的疲累
追逐夢想的無愧
都是他實實在在的生活
孫澤華說
學成歸來后
他想當一個獨立制片人
在國內拍一些自己感興趣的題材
用態度和真誠
給他的觀眾帶來一些不一樣的感受
總之
小美充滿期待
也祝他早日成功
此次
美行思遠×Portfolio2017年度成果展
孫澤華的作品也將與大家見面
對他的作品充滿共鳴
想了解更多的小伙伴
不如親臨現場用心感受吧~
圖片來源|孫澤華個人攝影作品
※
本文配圖請勿轉載或商用
違者版權必究
本文版權屬于美行思遠(www.ljlll.com.cn),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