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對我們每個人來說
都充滿著通過新的努力和新的姿態脫穎而出的機會
我們不應限制自己
固守一隅
于是,今天會有兩個故事
分享給大家
第8個個故事
The eighth story
Pesca DONG
一個非常不浪漫的雙魚座
想變身成為金剛芭比的設計師
喜歡對未知事物刨根究底
覺得凡事都有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邏輯性嚴密、偶爾愛幻想
追求矛盾對撞和不完美的事物
認為wabi-sabi是一種最高的人生境界
這,是第8個故事的主人翁
Pesca
美行思遠服裝設計/面料再造導師
相對自由
跳躍的狀態
不喜歡受條框束縛
小時候,她竟已找到了人生初步的方向。
“小學的時候,別人都參加奧數、語文什么興趣班時,我就加入了織毛衣的興趣班。”在很多人至今還不清楚自己的夢想時,Pesca從小就知道,她會做服裝設計。小學時興趣班的毛衣,成品真的好丑好幼稚,一點創意都沒有,但是那個系列真的是啟蒙,讓她實實在在地體驗到了設計的感覺:靈感真真正正的流露于指尖。
2008年,她去了歐洲最大的設計學院Istituto Europeo di Design,學習服裝設計和面料再造。
(Pesca的作品)
遇見
未知的自己
未知的世界
Pesca時常會遇到什么靈感都沒有的瓶頸期,偶爾會有‘自己喪失了審美能力’的錯覺。瓶頸期的檔口非常痛苦,會對自己的作品很失望,然后她選擇跳出一直以來的生活模式,去旅行,或者擼鐵(健身)。
我們總是在固定的軌道上前行,只有跳出圍在我們身邊的圈子,才能讓生命力走進更富饒的心靈世界,遇見未知的自己和未知的世界。我想,只有她自己知道,這條在普通人看來高大的路,有多不好走。
(Pesca教學中)
我想,這也正是在Pesca豐富的教學生涯中,她會對其中一個同學感受那么的深的原因吧。
在教學
的過程中
自己,也是收獲
“有個申請英國研究生的學生,她是轉專業的,一開始來到美行時基礎較差,但是她很堅持。覺得不好就會重新做過,每天早上最早來,最晚回去,天天都是這樣。她是去年最后一批去面試的,然后她拿到了倫敦服裝學院的offer,這是她的dream school。”
Pesca認為老師最重要的是耐心,在很多同學思維被框柱的時候,要幫助他們轉變思維,運用一切可以用到的東西,最后幫他們去完善自己的想法。
“要讓同學們理解,我們不是在做衣服,我們是在做藝術。”
第9個個故事
The ninth story
Yiran WU
畢業于Cheslsea College of Arts
一個熱愛幾何、空間類的少女
擅長空間想象與邏輯分析
厭煩一成不變的人生
總想為自己找尋一些刺激
于是
在2016年回國后
她,進入了美行思遠這個大家庭
成為室內/空間設計導師
理科生
剛出國的時候什么都不懂
但我熱愛藝術
很難想象,Yiran讀的是省重點高中,理科生。在我的印象中,學藝術的學生大都是‘放蕩不羈愛自由’的,倒不是帶著有色眼光,只是覺著她有些酷。
“但是我一直對空間三維類特別敏感,比如說數學最好的是幾何,然后物理很好,化學最好的是分子結構那部分。”Yiran喜歡的好像都是和空間類、結構類有關。于是,高考過后,她選擇出國學室內及空間設計。
(Yiran的作品)
跟學生
交流的時候
讓我快樂
從英國畢業后,在成為美行思遠的導師之前,Yiran做過家裝、軟裝和工裝,在一切都很順遂的時候,她突然離職了。
“我不喜歡一成不變的生活。目前國內的家裝行業創新性不夠,太過土豪風,我實在不喜歡。但在跟學生交流的時候能讓我快樂。在跟他們討論各種想法時,常常會刺激我自己的靈感,我喜歡‘教師’這個職業。”
(Yiran授課中)
你想做什么
為誰做
在哪里做
你的目的是什么
基于Yiran的自身經驗,她認為在做項目的時候,將‘你想做什么,為誰做,在哪里做,你的目的是什么’表達清楚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國內與國外的教育儼然不同,國內看重結果,但國外老師非常注重過程。
“比如,我選擇這個顏色,國外的教授會問你,為什么選擇這個顏色?你如果回答說,因為我覺得好看,他會說,我覺得不好看,那你為什么要用這個顏色?”Yiran說到,創作時,最重要的還是邏輯和想法。
一個空間的設計需要靈感源,要怎么從一個靈感轉化成實質性的作品,這中間的發展需要邏輯思維和創意想象。作品需要覆蓋這整一系列‘從靈感源到實體呈現’的過程。
時尚、藝術
是一種生活方式
輸入
我一直認為
時尚、藝術
是一種生活方式
是一種高層次的追求
這兩個故事的主人翁讓我開始思考一個問題
邏輯和藝術能不能共存?
我在想
藝術雖然自由
卻不能擺脫邏輯
邏輯在某種意義上
讓藝術縱向發展
而自由
隨性讓其橫向延伸
本文版權屬于美行思遠(www.ljlll.com.cn),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