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在最成功的時候,必是種孤寂的生涯。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執著追求藝術的美少女——張進思。剛剛拿到了CCW(倫敦藝術學院)offer的她,僅用十分鐘便通過了面試,并且得到了考官老師們的喜愛和高度贊揚,可以說是相當優秀了。
明明可以靠臉吃飯,卻偏偏要靠才華闖出點兒名堂。(說真的,這讓小美有點兒嫉妒)
在美行思遠的老師眼中,進思是個難得的好苗子,繪畫功底深厚,并且非常用功,內心豐富敏感,在老師的鼓勵下更加自信。
畫畫是從小的夢想
可能是從小便受藝術的熏陶吧!父親是做室內設計的,有很多藏書,她每天放學后的第一件事兒便是找書看。每每被精美華麗的西方古典油畫深深吸引,彷佛真的走進畫里,同時,她也對西方藝術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藝術是生命的不可或缺
魚兒離不開水,花兒離不開土壤,而進思的生活,不能沒有藝術,不能沒有繪畫。因為畫畫這件事兒,已經像空氣和食物那般,深深地扎根在生命中。
藝術并非捷徑,這條路很難走,最低谷時,她也曾想過放棄。上一所普通的大學,找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過著普通的生活,就像大多數人那樣。可是,這終究不是她想要的人生。
因為相信才看到,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
相信,總是能賦予人們披荊斬棘的勇氣!17歲,為了尋求更高深的繪畫精神,進思離開故鄉蘇州,到首都北京學習藝術。北京地鐵上匆匆的人群,白雪覆蓋而人跡罕至的故宮,地壇門口的街道樹木……都曾出現在進思的畫筆下。
為了寫生,她也曾到過長城腳下偏僻的村莊。早晨,五六點起床,扛著畫筒畫架顏料盒等一堆“裝備”,吭哧吭哧地往上爬向視野最佳的地方。塵土飛揚的高山田野、成片的金黃色向日葵、放羊的村民……讓人感受到生命的強盛。她提起畫筆,描繪著這個世界的美好,仿佛自己真的成了向日葵、成了放羊的村民、成了梵高。
或許,只有心中有強大的信念,始終相信夢想會成真,才會有如此的勇氣和力量吧!
為什么選擇倫敦藝術學院
對藝術要有不斷的追求,當國內的西方繪畫和藝術無法滿足她的時候,這一次,她把視野投向了國外。小學剛開始學畫畫,她就對歐洲的油畫雕塑特別感興趣,中學時,曾經有幸去到倫敦,對于當地的人文環境頗有好感。于是,她選擇了一個純粹的、傳統和當代并存的學校。
對于未來,愛攝影、愛彈吉他、愛逛南鑼的進思也有著自己的“小心思”:想多畫些畫、想去更多地方旅行、想學習英語、想教小朋友學習畫畫……總之,趁著年輕,想盡情折騰!
致 獨一無二的你
與美行思遠相遇,也是一場緣分
對于學習畫畫這件不走尋常路的事兒,家里是相當支持的。這次選擇美行思遠,便是父親在經過詳細咨詢、認真對比和謹慎思考之后選擇了“氛圍好”、“靠譜兒的”美行思遠。
進思同學對小美說,回想作品集的準備過程,真是百感交集。美行思遠的老師全程指導,幫助尋找靈感,調整作品定位,并且不斷啟發思考。每次覺得辛苦而想放棄的時候,老師都在耐心鼓勵,真的非常感謝老師的幫助。
(張進思同學作品集)
顧城說,深夜里玻璃杯碰撞的聲音,都是夢想破碎的聲音。
剛剛過去的美行思遠×Portfolio 2017年度成果展,張進思同學的作品也驚艷亮相,與眾多優秀藝術人才學習交流。
果然,優秀也能成為一種習慣。美行思遠也祝進思同學有個美好前程。
屋中有畫
等于懸掛了一個思想
——雷諾茲
本文版權屬于美行思遠(www.ljlll.com.cn),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