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斯·拉威爾
(Maurice Ravel,1875年3月7日—1937年)
拉威爾出生于比利牛斯西布恩小鎮,法國著名作曲家、印象派作曲家的最杰出代表之一。
1928年,他創作最后一部舞曲作品《波萊羅舞曲》,是他舞蹈音樂方面的一部最優秀的作品,同時又是二十世紀法國交響音樂的一部杰作。
《波萊羅舞曲》
拉威爾別出心裁的創作了《波萊羅舞曲》,全曲是一個巨大的 “漸強”,在小鼓無休止的三拍子節奏背景上,由各種樂器演奏的兩個17小節的旋律不斷反復。
在以壓倒一切的力量奏出尾聲以前,音樂突然滑進了E大調(旋律大調),造成了和單純的手法全不相稱的獨特效果。
《波萊羅舞曲》講述的是:在西班牙的一個小酒店里,一個少女在翩翩起舞。開始時她只是緩緩跳動,舞姿優美而輕盈。
隨著音樂的逐漸熱烈,舞蹈也越來越歡快奔放,迷住了在場的人們。他們開始隨著音樂打著節拍助興,并情不自禁地與少女一起歡舞,最后在狂歡的氣氛中結束。
這部舞曲到底有多有名呢?劇院君就來為你盤點,這些年大家都用過的拉威爾《波萊羅舞曲》吧。
數碼寶貝劇場版《滾球獸的誕生》中該曲曾經作為背景音樂出現過。
數碼寶貝1中該曲在現實世界中作為背景音樂。
新版眼保健操第二節的背景音樂是該曲。
東芝在08年8月份做賣電腦廣告時用此作為背景音樂。
游戲《銀河英雄傳說3》用該曲作為背景音樂。
《交響情人夢》動畫tv版巴黎篇ED《東京et巴里》就是波萊羅舞曲改編的。
索尼公司BRAVIA中國紅廣告中該曲作為背景音樂,截取的是高潮部分(主旋律第4次出現的部分)。
2006年德國世界杯宣傳片引用該曲的完整版。
《古畑任三郎》中絕對音感殺人事件里面犯罪嫌疑人指揮的樂曲。
張雨生1994《卡拉OK·臺北·我》創作集中的《這一年,這一夜》,前奏和間奏引用了此曲。
少女時代歌曲《paparazzi》MV開頭部分引用此曲。
該曲在《神秘博士》第二季第九集切換晚間模式的換班音樂。
該曲在《基地疑云》影片最初及影片中作為配樂。
《蛇蝎美人》(femme fatale)配樂及片尾曲為《波萊羅舞曲》的改編版bolerish(坂本龍一)。
電影《羅生門》中該曲作為背景音樂出現。
蔡康永執導的電影《吃吃的愛》開頭部分引用此曲。
還有許多地方,都用到過拉威爾的《波萊羅舞曲》,這部曲子可以說是音樂屆中的“帶貨王”了!
本文版權屬于美行思遠(www.ljlll.com.cn),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