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種狀態來形容小美最近拿到的offer,那就是“offer紛紛何所似,未若大雪逢春起”。今年開春帝都的天氣可謂是對雪十分偏愛,就像海外各大牛×院校對美行學員也是青睞有加一樣。
啊~offer,一片(張)一片(張)一片(張)……
優秀到GUCCI的感覺你們明白嗎?!
一口氣斬獲11張offer的經歷你們有嗎?!
高!能!預!警!
???
//////////////////////
美行offer之星
何同學
錄取專業:
交互設計
錄取院校:
藝術中心設計學院
加州藝術學院(CCA,$60,000獎學金/年)
佐治亞理工學院
紐約大學
普瑞特藝術學院
普渡大學
倫斯勒理工大學
羅切斯特理工大學
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
雪城大學
華盛頓大學
錄取學歷:
本科
還能怎么滴,快來膜拜一下大神的offer吧
關于專業和作品集的交流
——對話何同學
學交互設計是為了對這個世界做出些實際的改變
Q:為什么選擇學交互設計?
何同學:我最初開始想學交互設計是因為喜歡編程,初中起對程序設計和界面設計比較感興趣,高中才知道交互設計這個專業,之前可能會打算學計算機科學專業,直到去年10月份才往藝術留學的方向考慮。當時時間已經比較緊張了,于是我開始了作品集的籌備。
何同學作品集(局部)
Q:為什么選擇來美行思遠進行作品集輔導?
何同學:機構的選擇我主要是看兩點:1.在機構的學習是否能使我真正有所收獲,能否在交互設計或是更多的領域上結出成果;2.師資是否強大,老師是否符合我的口味。在老師方面我先后了解了很多機構,最后還是選擇了美行思遠,一來是因為美行的老師十分負責,業界口碑很不錯,二來經過接觸發現也比較對我的味口,能夠切實地幫助到我,也就是在之后做作品集的過程中我學到了很多東西。
何同學作品集(局部)
作品集并不是只看一個成果,研究的過程同樣重要
Q:你是如何準備你的作品集的呢?
何同學:我本以為做作品集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在之前我就有做過一些交互原型或是界面設計的項目,但是當我到美行學習,在老師的指導下我才知道做作品集并不是只看一個成果,而是應該包括設計者的整個思路和思考,以及研究的過程。這些東西讓我受益匪淺,我將更深層次,更廣泛的理念很好地運用到了整個作品集項目中。
何同學作品集(局部)
Q:在準備作品集的過程中有什么收獲?
何同學:美行思遠的老師幫助我了解了更多的領域,包括工業設計、平面設計以及動態視覺設計,這些方面我在之前都只是停留在基礎的涉獵。但是這里的老師教會了我整個完整的步驟該如何完成,對此我是十分感謝的。
何同學作品集(局部)
Q:對于作品集的制作,有什么好的經驗可以分享給其他的同學嗎?
何同學:我首先想說的一點就是,在做作品集之前,不管你自認為掌握了多少專業知識,可以肯定的是,這在實際的過程中都是不夠的,因為我們欠缺了從專業甚至是職業的角度對整個項目進行的思考,這個時候就應該聽取老師的教導和經驗,在老師的輔導下完成作品集,甚至對以后的就業也大有幫助。第二點想說的是做作品集一定要有耐心,一定要堅持。對于大多數同學來說準備作品集的時間還是很充分的,這時候更應該去考慮細節,而不是因為想著做完便了事,而應該對作品細節進行推敲,力臻完美,這樣才會收獲更理想的結果。
導師說
“何同學是10月份來到的美行,當時距離申請只有兩個月的時間了,加上四個均是原創項目,還要同時準備語言,時間上特別趕,但是也絲毫沒有動搖決心;他的個人天賦跟普通學生無異,卻非常用功,一周至少有五天都在美行進行學習。在作品集方面,他具備一點點軟件基礎,可繪畫基礎為零,也許是出于男生天生對于電子、軟件、科技類產品類的興趣,PS、3D等軟件在他來說上手特別快,邏輯思維能力也很強,稍加引導便能啟發思考,是個不可多得的可塑之才。最后能一舉拿下11個offer也在情理之中。”
截至目前,美行思遠2018年的offer獲取案例已突破八百余例,其中不乏帕森斯設計學院、普瑞特藝術學院、皇家藝術學院、中央圣馬丁等頂尖藝術院校和哥倫比亞大學、華盛頓大學、倫敦大學學院等綜合類世界名校,專業覆蓋廣泛,服裝設計、平面設計、插畫、工業設計、動畫設計、建筑設計、景觀設計、珠寶設計、純藝術等60多個。并且憑借雄厚的師資和專業化服務及成功案例,美行思遠在學生和家長圈中贏得了充分的信任,美行思遠也一度成為藝術留學生的重要選擇。
美行思遠官方微博:美行思遠國際藝術教育
美行思遠公眾號:meixingsiyuan
本文版權屬于美行思遠(www.ljlll.com.cn),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