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雖然跨專業,且只有5個月的時間來準備作品集,但憑借著上班模式般的緊密學習,以及高度配合,完成學習任務,實現飛速成長!
而他的作品集最終贏得了全球藝術設計第1的皇藝、全球top16、競爭激烈,有自己院校list的愛丁堡大學,以及與倫藝比肩的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2021Times藝術與設計全英第二的拉夫堡大學的交互offer!甚至部分項目還被其母校中國傳媒大學,留下做教材!
那本期分享明星學員馬同學,又有著怎樣的申請故事?他為大家帶來了哪些創作和準備建議呢?下面我們就一起進入馬同學的分享世界!
#本期明星學員
馬同學
本科專業:廣播電視工程
申請學歷:研究生
錄取專業:交互設計
錄取院校:皇家藝術學院、愛丁堡大學、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拉夫堡大學
-offer展示-
#馬同學申請過程
01
與老師聊得來,所以選擇了美行
Q:如何與美行開啟了一段緣分
我本科讀的是中國傳媒大學的廣播電視工程專業,專業性質類似于通信工程專業。在我讀大三的時候,我明確發現自己以后不會從事相關的行業。因為我的夢想是去當一個模型設計師,所以當時我在工業設計和交互設計中間進行選擇。
我也去多家機構進行過了解,通過和季老師的交流,我發現交互設計涉及到的學科具有多樣性而且在未來的就業面廣泛,再加上我覺得季老師和我聊得來,所以我選擇了美行。
02
喜歡做模型、游戲,所以選了交互專業
Q:個人興趣與愛好
我喜歡做模型和游戲,而且我以后也想從事和模型、玩具相關的方面的設計工作,所以選了交互專業。在大學期間,我鍛煉了我的編程技能,在準備作品集的過程中我自學了Processing,Arduino,UE4,犀牛等軟件。
我也喜歡研究潮玩行業,我想去探索一個新的人和潮玩的關系,讓潮玩不僅是一個收藏品,一個消費品。我想讓潮玩或者玩具有更深刻的含義,包含新的科學技術、其與人的關系等等。
03
我的作品集涉及了人與娛樂、自然、以及科技的關系
Q:介紹下自己的作品集
我的作品集不僅涉及了人和娛樂的關系,還探討了人和自然,人和科技的關系。
利用自己擅長的編程,制作了手勢控制迷宮
在我的一個手勢控制迷宮中,為了呼吁大家重新關注傳統游戲,我制作了一個自生成的迷宮,玩家可以使用手勢來控制一個小車來玩迷宮。
我使用Processing編程來制作隨機的迷宮,使用Arduino來控制迷宮的墻升降。在控制端我用Leapmotion來獲取玩家的手勢,并通過Processing將手勢信號轉化為數字信號傳輸到Arduino中,再通過藍牙模塊控制小車移動。
我將環保思維融在了頭盔項目中
在我的未來設計中,我設計了一款多功能頭盔。頭盔的使用背景是在50年之后,地球的環境被人類破壞,我們必須使用頭盔來進行日常的種種活動。我設計這款頭盔的目的就是提醒人們關注環境的變化并盡自己所能保護環境。
我用具備交互功能的隕石裝置,來探索未來宇宙形式
在我的另一個交互隕石項目中,我做了一個隕石外形的生物科技參測器,目的是探討我們未來可能的探索宇宙的形式。
我使用Arduino來實現隕石探測器的各個功能:當參測器識別到人體時,它的外殼會分裂開,漏出里邊的機械心臟,同時隕石表面的光纖將會亮起紅色和藍色兩種模擬血管的顏色。當體驗者將手指放在傳感器上的時候,光纖將會跟隨使用者的脈搏進行跳動。
我為學校演播室做的項目,被大學老師留校做教材了
我做了一個學校的演播室教學平臺,目的是幫助高校和電視臺進行演播室系統的離線教學,而這個項目被大學老師留校作教材了。
04
最大的挑戰是跨專業,我讀了很多書來彌補這點
Q: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的挑戰
由于我是轉專業的學生,因此,雖然我的編程能力在大學得到了鍛煉,但關于藝術方面的見解和方法論都有待提高。為了縮短和本科就學習藝術的同學的差距,我在準備期間讀了很多相關書籍,如《思辨一切》,《設計方法與策略:代爾夫特設計指南》,《This is service design doing》等。
這些書籍幫助我對設計行業有了初步的理解,讓我知道了設計一個項目從調研,到項目完成都需要經歷幾個步驟,在構思項目的時候不僅需要考慮自身的需求,還要思考這個項目在社會上的位置,能否啟發人們對未來的思考,或者幫助解決當下的什么問題等。
05
在美行不僅獲得了專業技能的提升,也認識了志同道合的朋友
Q:在美行的學習與收獲
在美行收獲挺多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基礎知識
2. 專業技能(軟件、能力)
3. 調研的方法論
4. 關于交互設計的思想
5. 自己的思維得到了提升
6. 認識了志同道合的朋友
06
遇到困難時,一定要用目標院校和未來想從事的職業來激勵自己
Q:對學弟和學妹的建議
時間規劃非常重要,需要提前做好。自己在做這一步的時候,一定要想清楚接下來一周或者作品集的下一個階段需要做什么。比方說在調研階段,想清楚之后要做什么作品后,就可以直接買相應的材料,因為物流會耽誤一兩天的寶貴時間。或者在一個作品接近尾聲的時候,開始思考下一個作品的題材。這樣兩個作品之間的空窗期就不會太久。
在做作品的時候,不要腦子一熱就決定自己作品的題材,多想一下這個題材有沒有現實意義,能否引發人們思辨當下和未來。當制作過程中遇到困難之后,一定要用目標院校和自己未來想從事的事業來激勵自己,克服困難,不要讓當下成為停滯的接口。
07
我的理想是去創造一個潮玩體系
Q:未來的打算
我的理想就是去創造一個潮玩體系,對當今的玩具環境進行革命,結合科學技術手段,讓潮玩不單單是一個玩具的形式,而變成一個藝術裝置或者一件有科技感的藝術品。
#導師評價
季老師
?教授專業
視覺傳達、平面設計、交互設計、攝影
?學員錄取院校
愛丁堡大學、皇家藝術學院、中央圣馬丁、切爾西藝術學院、倫敦傳媒學院、溫布爾登藝術學院、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金斯頓大學、格拉斯哥藝術學院、利茲大學、紐約大學、芝加哥藝術學院、紐約視覺藝術學院、普瑞特藝術學院、馬里蘭藝術學院、新斯科舍藝術與設計大學等。
我對馬同學的整個教學計劃是結合他的想法、他父母對他的規劃、以及我對他特點的挖掘來進行的。
馬同學因為是理工科的孩子,屬于跨專業,因此在設計思維上沒有過多的學習,不知道什么是設計模型、理論、原則等,我便通過給他講這些方面的知識以及帶他看一些相關書籍,讓他逐漸具備設計思維。
另外,馬同學未來想做玩具、潮玩設計師,因此,我對他的教學方向做了一些調整,不像以往的大部分學生主要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是更多的去做娛樂、交互等思辨的探索,作品也不都是解決問題,而是提出可能性,或者宣告一種可能性。
馬同學本科專業更多的是學編程與科學方面的內容,因此他在軟件上有很強的學習能力,對一些硬件,比如焊接也能用的很好,在未來我希望他多去學習一些思辨設計、設計原則的東西,以更好地實現求學的目的。
最后,在這里也要對馬同學的學習態度表揚下。他是今年暑假才開始準備的,他來這邊之后,基本遵循著上班模式,天天來,一呆就是10個小時,經過150天,也就是1500個小時之后,他在11月的第一批申請就將作品集等申請材料提交上去了。整個學習過程中,進步非常大,而最后他也拿到了夢校offer,非常替他開心!
小結
我們可以發現,在美行的學員,獲得不僅僅是一份名校offer,更重要的是獲得了知識與快樂,更加明確了以后努力的方向,擁有了更強的力量去賦能之后的藝術設計之路!在這里祝愿馬同學,在未來的路上能一帆風順,并拼出自己的一片藝術設計天地!
本文版權屬于美行思遠(www.ljlll.com.cn),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