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因材施教才不會讓作品流于平庸。
呂老師
?院校背景
皇家藝術學院 動畫碩士
中央美術學院 數字媒體藝術學士
?教授專業
動畫
?專業擅長
有18年的繪畫學習經驗,擅長結合繪畫,動畫影像與先鋒藝術表現手法對故事進行情感化敘述。擁有細膩的表達力與獨特的觀察視角。
擁有18年繪畫功底,
執著于對動畫的熱愛,
從錄取率極低的央美數字媒體專業,
跳到全球top1皇藝學動畫,
沉浸在系統和專業的動畫學習中!
自己的動畫作品
斬獲多個國際電影節冠軍!
在教學中,
堅持因材施教,
讓學生保持本我,
帶學生打造出“不平庸”的作品集,
斬獲心儀夢校offer!
她就是本期專訪明星導師呂老師,
下面一起進入呂老師的動畫世界~
導師說
呂老師 X 小美
我擅長剖析不同人群的內心世界,為特定人群帶來社會關注。
小美:您是如何走上動畫這條路的呢?
呂老師:
我自小學習繪畫,有18年的學習經驗,對繪畫具有極大的熱情,在我高中時期,我就對動畫和影像類的作品十分感興趣,動畫是傳統繪畫和現代影像藝術的完美結合,所以在本科第二年選擇專業的時候,我進入到了數字媒體藝術這個專業。在這個專業中,我接觸到了影視制作、動畫制作的基礎,最終確定了藝術動畫這個方向。
呂老師作品
在我本科畢業時,我選擇制作了分屏實驗動畫,于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展出并被收藏。在不斷的創作中,我發覺我的作品中多剖析不同人群的內心世界,從自閉癥兒童和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角度等來發現社會主題,希望作品能夠為特定人群帶來社會關注。我近期的二維動畫《他的橋》也在諸多國際電影節中獲得冠軍和入圍。
《他的橋》作品斬獲獎項
冠軍:
歐洲獨立電影節EUROPE INDEPENDENT MOVIE FESTIVAL,土耳其
羅賓遜電影節Robinson Film Awards (RFA),意大利
第一屆每月電影節1ST MONTHLY FILM FESTIVAL,塞爾維亞
榮譽獎:
藝術之海電影節SEA OF ART,挪威
入圍獎:
手機動畫電影節-MAFF,美國
動畫奇克Animation Chico,美國
當代動畫電影節Trickfilm Festival Düsseldorf,德國
第比利斯國際動畫節TIAF,格魯吉亞
坦普斯電影節Tempus Film Festival,白俄羅斯
我在皇藝的導師們都是非常成熟的動畫獨立藝術家,他們給予我不同方向上的指導。
小美:為什么選擇出國留學?這段經歷帶給您了什么?
呂老師:
在我的本科學習臨近畢業的時候,我認為我的動畫學習之路,僅僅只能算作開始,所以萌發了讀研的想法。當時的我對藝術動畫十分著迷,所以選擇了英國的藝術類院校中的TOP1皇家藝術學院進行了深造。
由于皇藝的動畫獨立于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我接受了更加系統和專業的學習,我的導師們都是非常成熟的動畫獨立藝術家,他們來自于敘事、實驗、紀錄片等多個專業方向,給予我們不同偏向的指導。不單單從系統的人物、場景等課程入手,皇家藝術學院的教學更加新穎,更加注重學生的個人思維。
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因材施教才不會讓作品流于平庸。
小美:從動畫設計師到國際藝術導師的角色轉變,您最大的改變是什么?
呂老師:
對于我個人來說,其實沒有特別多需要調節的地方,因為我對藝術動畫的熱愛,可以和藝術導師更快的接軌,我在我自己的教學中,更多的是一個啟發者的形象。學生能夠保持本我,將動畫作為一個輸出自我價值觀的媒介,保持著自己的熱愛的方向和創作的激情。
呂老師作品
我認為學習是一個系統的過程,在創作前應該對動畫有較為清晰的了解,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因材施教才不會讓作品流于平庸。當然首要的任務是幫助學生申請到自己理想的院校,這是我作為國際藝術導師最為重要的任務。
關注優秀的影視作品、看展、閱讀都是轉化動畫靈感的有效方式。
小美:您工作之外會喜歡去做些什么來豐富自己的靈感庫呢?
呂老師:
我會經常關注優秀的影視作品,不論是電影、劇集還是動畫,我會了解它們被喜愛的原因,從中積累一些新的創作方法。
我也會經常去美術館看展,無論是什么主題的,都可以從中觀摩到成熟的藝術家的表達方式,從而受到啟發。
呂老師作品
其次,閱讀也是一個獲取靈感的方式,文本提供人們想象的空間,也是轉化為動畫靈感的方式。
美國的商業動畫已經發展十分成熟,而英國的動畫更多的偏向于獨立的個人動畫。
小美:動畫有哪些研究方向?不同國家的專業特點對比?
呂老師:
動畫大致可以分為敘事類和是實驗類動畫,其實也可以理解為一個是偏向商業,另一個偏向藝術。
美國的商業動畫已經發展地十分成熟,所以它的教學也更為系統,區分十分詳細。而英國的動畫更多的偏向于獨立的個人動畫,當然這只是大概念的區分,具體的院校會有不同的要求和偏向。
呂老師作品
像美國的加州藝術學院,擁有非常優秀的實驗動畫專業,或者是英國的伯恩茅斯大學,擁有英國國家計算機動畫中心,對于學習三維動畫的同學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外國的教學其實并不會對學生的思維有太多的干預,老師著重對學生想法進行發散開發。
小美:您覺得中外大學生的動畫設計水平如何?國內外的教學系統有哪些差異呢?
呂老師:
中國的院校更多注重對學生基礎的培養,大部分院校注重學生未來的就業,而外國的教學其實并不會對學生的思維有太多的干預,老師著重對學生想法進行發散開發,外國同學們的思維、作品的主題天馬行空。也許他們沒有更優秀的基礎,但是他們的想法往往更加新穎,從而彌補一些制作上的不足。
呂老師作品
機構系統的申請服務大大減少了學生在諸事上的精力,讓學生更加專注作品集準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小美:留學作品集可以自己DIY嗎?您作為作品集輔導老師如何看待?
呂老師:
我認為作品集機構對于申請國際院校的學生還是十分必要的,因為當我們在申請的時候,實際上十分缺少對各類院校的了解,學生在兼顧學校課程和語言學習的同時,分出精力自己了解,難免有所疏漏。
呂老師作品
而機構系統的申請服務實際上大大減少了學生在諸事上的精力,讓學生能夠更加專注于作品項目的準備,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尤其是對于轉專業和基礎不好的學生,他們缺少學習所申請專業的渠道,也不明確其他專業對于作品的要求,這時作品集機構就會給予他們更加專業的指導。
動畫作為一項媒體影像的藝術媒介,社會對動畫人才的需求只會增不會減。
小美:對于學動畫的同學,您有什么建議嗎?
呂老師:
我建議學生需要明確自己的喜好,當然在就業市場,選擇三維類會有更好的商業前景,不論是互聯網公司、大廠、游戲公司還是影視公司,都十分需要動畫人才,你可以從事前期概念的設計,也可以協助導演進行分鏡設計,也可以作為建模師構建世界架構等。
如果學生更喜歡藝術方向的,成為獨立動畫導演或者加入動畫工作室也是不錯的選擇。作為科技迅速發展的時代,動畫作為一項媒體影像的藝術媒介,社會對動畫人才的需求只會增不會減,不論軟件和媒介如何更迭,了解動畫的基本都不會被淘汰。
本文版權屬于美行思遠(www.ljlll.com.cn),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