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于藝術的探索,首飾發展到至今,早已擺脫了財富、奢華等意義,它成為了一種貼近身體的生命體驗。首飾所帶來的精神表達遠遠高出了它作為飾物的本身,我們對于首飾的探索也應該沖破傳統的觀念,對于材料、形式和意義提出新的問題。當代首飾走進大眾的視野。
所謂當代首飾,設計師更注重于傳達獨特的設計思想和理念,以較強的視覺沖擊力表達作品與身體的聯系。
設計師通過作品對首飾與佩戴者的關系進行討論,這種討論深化了首飾和佩戴者之間的關系。設計師通過作品表達藝術思考,選擇材料,考慮對社會、信仰、時尚潮流、文化觀點、習俗和宗教儀式的態度,是一項“有計劃的表達”的活動。
另一方面,當代首飾作品是在脫離了作為承載體的人體之后,仍然具備一件雕塑或者裝置雕塑的性能的藝術作品。
下面就跟著小美,來認識一下那些當代首飾先驅設計師吧~~
德國慕尼黑美術學院珠寶藝術專業主席Otto Künzli
《Gold Makes You Blind》
設計師將純金的球放在黑色的橡膠管里面,我們只能看到凸起的小球,無法看到它是一顆金子。
這件作品是Otto Künzli教授的作品之一。在《The Book》里他寫到:“黃金足以象征一切東西,太陽、無限、神圣;但是澳大利亞的原住民卻聰慧地說出:“你不能吃它,所以請把它留在原來的地方。”但它總是從黑暗中來,從石頭、山巒中凸顯,代表著光明,這樣的矛盾吸引著我,所以我想讓它再次回到黑暗中。
荷蘭國寶級首飾藝術家
Gijs Bakker
Gijs Bakker作品
她喜歡用不銹鋼、鉛、亞克力等廉價輕工業材料,批量制作抽象的、幾何形式的首飾,手工打磨出“工業感”。
Bakker的作品想給大家傳達“人與其使用或穿戴的物體之間的關系”。首飾與身體之間存在密切的關系,加入佩戴者向外界傳遞的信息,可以說是首飾、個人與社會三方之間的一種互動。
意大利首飾藝術家Bruno Martinazzi
Bruno Martinazzi的作品一直以來想要探索身體片段的內在象征意義,通過手指、嘴唇、眼睛等等來討論生命和真理的意義。在作品《藝術之吻》中,嘴唇意味著詞匯、神話、歌曲、講述和愛。他的作品充滿多層的意義。將首飾制作中融入自然哲學。他將概念注入到片段的身體外形首飾,再將首飾給予身體新的意義。
除了這些當代首飾的代表作品,小美還特意為大家找到了一些非常有意思的設計呢~~
麥克爾?伯杰 -Kinetic Ring
Dukno Yoon-Suspended Wings系列
怎么樣,當代首飾是不是非常有意思呢?
哎?你說巧不巧,美行思遠剛好舉辦了一個
“當代首飾設計workshop”
當代首飾設計 Workshop
主講老師
李老師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珠寶設計專業學士學位
英國伯明翰城市大學碩士畢業
活動亮點
1.探索首飾材料的多樣性
2.使用特殊材料(意面)現場制作
3.專業老師一對一指導
4.帶來國外課堂workshop體驗感
活動時間
2018年11月17日(周六)
14:00——17:00
活動地點
美行思遠武漢校區
(中南寫字樓 B 座 1601-1606)
報名方式
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小助手微信
發送“當代首飾”,即可報名成功
還在猶豫什么,趕快拖家帶口來參與啊!
食材還能做成首飾?
這么有意思的事情馬不停蹄的去玩啦~~
本文版權屬于美行思遠(www.ljlll.com.cn),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