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設計是個跨學科、跨領域的專業,它與平面、產品、建筑空間、多媒體、甚至服裝設計等領域都可以有交叉和融合的機會,因此專業種類和名稱特別多。
這么多的領域和專業名稱該如何劃分或者說在申請交互設計的時候如何選擇自己喜歡并適合的方向呢?
我們可以把交互設計劃分為以下幾個方向:
? 方向1:以“人”出發,關注用戶問題與用戶體驗,是最直接的交互設計專業內容。更多的設計是服務于商業目的,包含UI(用戶界面)、UX(用戶體驗)、用戶調研(Design Research)、信息結構(Information Architecture)、云計算、人機交互(HCI)。
? 方向2:在方向一的基礎上,深層次思考交互設計的社會性意義。服務社會,不止讓交互設計服務商業的目的,而是讓交互設計促進社會的創新,科技的進步,解決城市/社會發展中的復雜問題與挑戰,造福生態環境等。秉承社會和自然環境才是設計之所以存在的根基。
? 方向3:以商業性為目的,以培養創新型的創意領袖和戰略性方案的產出為目標,旨在通過設計創建一個有利可圖的卓越的商業體系,打造經濟發展、服務體系、生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世界。
? 方向4:交互藝術,非商業目的的界面用戶體驗、社會創新,而是基于多元化文化以及網絡文化的發展,跨界整合音樂、影視、新媒體、雕塑、裝置、網絡程序、電腦編程、虛擬現實、科技(VR, AI等)、視覺語言等的互動藝術。
“容易對視覺傳達和交互設計這兩個專業有些模糊”的原因是因為這兩個專業有交叉的部分,最明顯的交叉在于一些產出形式很類似,比如界面設計。
但其實視覺傳達專業與交互設計專業區別是很明顯的,區分設計與設計之間的差別不應該簡單地通過最終呈現形式來判斷歸屬類別,而是從根源去判斷。這兩者間最主要的區別是在設計的目的上。
#01 視覺傳達和交互設計的區別
視覺傳達設計利用視覺感官旨在傳達傳播一些概念和思想,這個過程中更多的是利用某種媒介讓觀看的人被動的接受吸收并產生感官的共鳴和思考。
交互設計更注重體驗互動過程尤其是主流的交互設計方向,如用戶體驗設計、服務設計的目的則是以用戶為中心為用戶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讓用戶參與其中,通過反饋出來的信息去選擇自己體驗感更好的功能或方式去實現自己的需求,而不是被動的通過某種感官被動的接受信息,交互的互動性也正是體現在這里。
交互設計除了可以解決問題外,也可以提出問題、觀點、現象,以critical design和sepculative design的設計思想去啟發體驗者進行思考。
如:日本teamlab設計公司出品的“Relationships Among People”就是通過空間投影互動體驗方式提出“是否可以改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讓他人的存在成為一種積極的體驗”這樣的疑問,引人深思。
#02 交互設計作品集要避開哪些坑
許多同學剛開始做交互設計作品集的時候,往往會比較痛苦,一時無法轉換思維、遇到各種瓶頸等等。其實在設計的過程中遇到瓶頸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太過順利的項目不一定是件好事,因為一旦一個項目是比較有探究價值的,它的深度和難度才能上去,也就是說它才是一個值得去做的項目。
在同學們創作過程中遇到瓶頸的時候,首先要了解困難的根源問題出在哪。如果是視覺表現力上的問題,其實是比較好去解決的,可以尋找很多不同風格的視覺效果呈現的方式用比較快速的方式模仿,然后選出最適合的方式,舉一反三繼續做下去。如果遇到的是創意或邏輯上的問題,大家要學會理順邏輯尋找靈感,使其更加清晰、嚴謹、細致。
#03 國內外交互設計的區別
國內的交互設計專業大多還停留在界面設計的階段,國外的交互設計專業類型已經非常廣泛,涉及到更行各業各個領域。其中最大的不同在于設計思路,國內院校的設計思路大多都會有固定選題,圍繞這個選題讓學生想出最終呈現是什么,中間的調研和發展的過程是比較生硬、簡略或邏輯性比較混亂的。國外院校的設計思路是一個推導的過程,從選題開始就在考察學生,需要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發現想要設計的方向,而不是一開始就給出主題,之后去進行實際的調研和實踐性研究等。
通常國外的學生在畢業后可以展開獨立的設計,這無疑得益于其在學習階段中收到的開放式實踐性的教育和訓練。總的來說國外相對國內來說是比較注重過程、研究和挖掘的,而國內相對缺乏過程自由度較低,因此往往很多創意性的設計來自于國外的設計師。
#04 英美交互設計專業院校推薦
卡內基梅隆大學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卡內基梅隆大學簡稱CMU,坐落在賓夕法尼亞州的匹茲堡(Pittsburgh),是一所享譽世界的私立頂級研究型大學。卡內基先生的名言My heart is in the work,是這所大學的校訓,即使經歷了百年內數次重大革新,這個信念依舊根深蒂固融于整個大學文化中。
申請要求
語言要求:托福≥102,小分≥25;雅思≥7.5,小分≥7(MII-PS項目要求較低);GRE V160+Q148+AW4.5(非硬性指標)
學費:$36,000
地址: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
對于申請者來說,最好對于計算機,編程等技術方面有較好的基礎,從卡梅的HCII走出來的學生,基本上都會擁有非常好的就業前景。
帕森斯設計學院
Parsons School of Design at The New School
美國帕森斯設計學院于1896年成立,與意大利馬蘭歐尼學院、英國中央圣馬丁設計學院、巴黎ESMOD并稱世界四大設計學院。校方曾在教育展上給出申請的建議是“要強烈的訴說自己為何選擇Parsons念的理由,不管是什么樣的原因,都要好好的表現出來”。由于是強調設計的專業學院,學生作品皆被要求優美流暢,以及清晰的思考邏輯與自信的應對能力。作為一所藝術類院校,在藝術方面的造詣,靈感,是進入Parsons重要的敲門磚。
申請要求
學制:2年
語言要求:托福≥92
學費:$39,280
地址:坐落于紐約格林威治村。(住在這里的多半是作家、藝術家等。格林威治村代表著另外一種生活方式,是美國的反文化,也是美國現代思想的重要來源。)
Parsons的這個專業基于媒體,交互和用戶體驗設計。全程貫穿于合作項目,贊助商項目和實習,這個專業涉及的領域包括藝術裝置,計算機藝術,游戲設計,平面,和體驗界面。
Royal College of Art
它成立于1837年,世界上唯一一所在校生全部為研究生的藝術設計大學,英國藝術設計類殿堂級名校。100多年來孕育了無數的藝術家、建筑師、設計師。這里提倡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的應用,主張培養學生超強的動手能力,一流的硬件支持,給予學生將設計的實體始顯出來的無限可能,學校內設了各式各樣得加工設備,包括正向及逆向3D輔助設計、金工、木工、陶瓷、油土工廠、真空成型機、CNC加工到最新的金屬RP成型機都有。
申請要求
學制:2年(只有研究生)
語言要求:雅思6.5
學費:28400英鎊
地址:坐落于英國倫敦。
上課以導師制為主并且RCA定期有來自全世界各地的設計大師作為visiting tutor來客座講課,平時項目匯報頻率非常高,強度大節奏快,因為RCA對于學生的工作經驗和專業背景要求極高,在RCA學習可以和很多不同學科背景的小組成員一起交流,獲取不同的角度,使得項目充滿很多創新元素。
藝術中心設計學院
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
ACCD在世界范圍內有很大的知名度,原因是這所學校培養了很多著名的工業設計師,而最擅長的則是交通工具設計,包括寶馬,奧迪,現代等多款經典車型設計均出自該學校畢業生之手。
交互設計和汽車產品設計有很多交叉領域,前端的汽車設計為交互設計提供了最為先進的設備。ACCD的交互專業畢業生在蘋果、谷歌、微軟和IDEO(世界上最大的設計公司、目前歷史上得到最多數設計大獎的公司之一)等風靡世界的公司擔任設計領頭人。ACCD的交互設計專業是涉及了手機軟件、裝置、社會網絡和技術等多個媒體的專業,內容并不單一。ACCD地處加州,大大小小公司夾雜林立,設計資源極其豐富。所以學習交互設計,來藝術中心設計學院ACCD是個極佳的選擇。
申請要求
本科:
語言要求:雅思 6.0;托福 85
需要在網上提交成績單、作品集和語言成績。
研究生:
語言要求:雅思 7.0;托福 100 有的專業需要GRE或GMAT
需要在網上提交個人陳述、簡歷、作品集、成績單、推薦信(兩封)和語言成績。
作品集:15到20張作品,5到10份必須是觀察畫、人物畫或三維作品。其他作品自由發揮。
學費:$37,330~39452
加州藝術學院
California College of the Arts
加州藝術學院(英文名:California College of the Arts),簡稱CCA,是一所全美頂尖的設計院校,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舊金山灣區。在US NEWS 2016年美國設計院校排名中位于第6位。 由藝術家和設計師 弗雷德里克·梅爾(Frederick Meyer)于1907年所建立,至今已有110多年的悠久歷史。是一所專為“藝術工作者和設計師”教育而設的學院,并以“理論與實踐并重”的中心理念延續了一百多年。
申請要求
語言:本科托福 80分或雅思6.5分以上,研究生托福100分以上 或雅思7.5分以上,GPA要求:3.0以上
學費:$44,976左右
秋季申請截止日:2月1號
春季申請截止日:10月1號
交互設計師正向著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發展。同時,快速發展的互聯網時代使用戶對各大網站、軟件、手機app、操作系統等交互設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意味著對設計師的專業技能要求更高。
想要“進軍”交互設計的同學們不要在猶豫啦,趕緊借助互聯網時代的東風,不斷提升自己的理論和實踐能力,成為時代的弄潮er吧!
本文版權屬于美行思遠(www.ljlll.com.cn),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