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
為了探索更多的設計解決方案,
毅然從視覺傳達轉設計管理,
并從加拿大連線美行,
開啟設計管理追夢之旅!
在美行老師幫助下,
開始玩轉AR、VR、藝術裝置,
并將“治愈”主題貫穿作品集中,
最終拿下倫敦傳媒學院、
格拉斯哥大學offer!
實現了從加拿大到英國的完美跳躍!
她就是本期美行明星學員梁同學!
本期明星學員
梁同學
在讀院校:艾米麗卡爾藝術與設計大學
申請專業:設計管理
申請學歷:研究生
錄取院校:倫敦傳媒學院、格拉斯哥大學
-offer展示-
指導導師介紹
梁同學作品集由兩位經驗豐富的導師指導作品集——
顧老師
●院校背景
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 碩士
●授課專業
平面、插畫
●項目經驗
十大優秀畢業生之 一,作品被校方收藏;作品被2019紅外攝影與插畫主題藝術展《鏡像》合作方J prime 全部收藏;曾于國內外多家企業與平臺合作設計視覺識別系統,多年藝術教學經驗,在平面設計、視覺設計、插畫有著豐富教學經驗和教學特色,學生錄取各大藝術類高校。
●所帶學員錄取院校
RISD、Parsons、UAL、SVA、ACCD、RMIT、愛丁堡、利茲、KINGSTON、 新南威爾士等。
王老師
●院校背景
中央圣馬丁純藝本科
巴黎高等藝術與文化管理學院 藝術史碩士
●授課專業
純藝、藝術管理、策展
●項目經驗
曾工作于比利時 Annie Gentil 私 人畫廊,擔任策展人一職,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擅長對于學生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性格與興趣去開 發潛力。同時還是獨立當代藝術展覽策展人,曾策劃過大型的藝術與設計展覽“設計上海 2018”以及“設計中國—— 北京 2019”等
●所帶學員錄取院校
皇家藝術學院、中央圣馬丁、倫敦傳媒學院切爾西藝術學院、紐約視覺藝術學院等。
下面將由梁同學帶我們一起分享她的分享故事。
梁同學的申請歷程
01.
因美行更懂我
所以我Pick美行幫我備戰作品集
我是通過朋友介紹認識的美行。
當時我還同時在了解別的一些作品集培訓機構,但當我和美行的老師聊起我的想法時,我覺得相較于其他,美行的老師更知道我需要什么,也給予了我很多建議和相關資訊。在我看來是更專業,更可信的。所以我選擇了和美行一起準備我的研究生作品集。
梁同學
02.
我的愛好形形色色
嘗鮮、探索、分享定義了我的生活
我的愛好還蠻廣泛的。我喜歡攝影,用鏡頭去捕捉容易被人忽略的生活中的美;喜歡去旅行,去體驗不同國家,不同歷史文化背景下的生活方式。
我還喜歡去看展覽,我覺得看展覽是我搜集靈感,增長見識的一個比較快捷的方式。在展覽中,不僅能了解到不同時期,不同背景的藝術家看待事物的角度、創作的思路、藝術創作的多種方式和媒介等,還能體會不同展覽的策劃思路和風格。
在眾多藝術家中,我最喜歡的藝術家是印象派畫家梵高。從我學習油畫以來,梵高的作品就一直陪伴著我,他對周邊事物的觀察、借助作品對情緒的表達方式也某種程度上影響著我看待自己周邊的生活方式。
除此以外,我還有很多別的愛好,例如戳戳繡、唱歌、看音樂劇、電影等等。
我覺得我的性格是屬于比較開朗積極的,雖然不熱衷于社交場合,但喜愛與人溝通,了解不同人的想法和觀點。喜歡嘗試新事物,尋找更多可能性。喜歡觀察記錄生活,也喜歡分享有趣的發現。
03.
想要尋找更多的設計解決方案
我從視覺傳達轉向了設計管理
選擇這個專業和我的本科學習經歷有很大的關系。在我本科的學習經歷里,我參與過一些跨界合作的設計項目,合作的團隊成員里有別的領域的專家,有在養老院里安穩度日的老人和與生活抗爭的殘疾人。
在這些項目中,我傾聽到了社會不同群體的聲音,并為自己的技能不夠全面而無奈,也因此塑造了我對設計的認知——
梁同學作品集
我認為,設計是幫助人們解決現存問題而探索可能的解決方案的多元化學科。因為人的需求是復雜的,自然解決方案也不會是單一的,所以在設計方案的時候,往往需要從更綜合的方向去思考。
這就意味著,設計不是設計師本人的單打獨斗,而是一個多元化團隊,一群人集思廣益的結果。
因此,在結束四年的視覺傳達專業學習后,我選擇了在研究生階段學習設計管理,希望能通過這個專業的系統學習,讓我對于設計團隊的搭建,設計項目的提出、實行、落地等有更全面的了 解,往后也能用這些知識組建自己的設計工作室。
04.
我的作品集圍繞“治愈”開展
來探索心理學在設計中的應用
我的整個作品集圍繞著“治愈”為主題,探索心理學在設計中的應用。內容涵蓋了關于顏色心理學對設計和人的影響的調研,VR技術的應用可能性以及交互式的展覽策劃。
因為申請的是設計管理專業,所以作品集更多地是對現存問題的分析、設計提案和概念介紹。
VR項目:
我的每個項目我都非常喜歡,但VR項目是我對VR技術領域的一個初體驗和實踐,所以我對該項目的印象更深刻。
梁同學作品集
這個作品從我寫study proposal開始調研,到在第一個視覺項目中實現部分的設想,顧老師和王老師都幫助了我很多。
顧老師可以說是把我帶入VR、AR世界的領路人,他告訴了我很多VR和AR 的實際應用,讓我知道VR、AR可以應用在很多領域,讓生活,設計更出彩。
王老師則在我分析項目背景問題的時候讓我能更 多元看待事物,多角度的思考問題。
這個項目主要是想搭建一個VR社交平臺,服務于那些需要社交但卻有社交恐懼癥的人群。
梁同學作品集
在這里,用戶可以自由設計自己在平臺中的形象,確保多樣性以及減少攀比,有自己的私人空間,能尋覓同好者組建社團,也可以VR購物。
在我的創作過程中,僅搭建平臺的運作系統就和顧老師討論了快一個月,思考怎么樣讓受眾不排斥這種社交方式的同時,又不會因為過于依賴它而脫離現實。
梁同學作品集
在視覺創作中,我用VR眼鏡里的繪畫工具Tile brush搭建了我的社交場景設計,體驗了在2D媒介上畫畫和在3D空間里畫畫的不同。
雖然摸索真正可行的方案花了不少時間,但是在嘗試的過程中也讓我更了解了VR在未來應用中的創作可能性。
策展項目:
除此以外,我的策展項目也讓我印象比較深刻。因為這不僅是我第一次做策展方案,而且策展中的每一個藝術裝置也都是我自己設計的。
梁同學作品集
我的展覽主題是“一次治愈之旅”,以顏色心理學為理論基礎,從人的五個感官出發,分別通過視覺、聽覺、觸覺、冥想以及嗅覺達到治愈這個目的,幫助人們釋放壓力少患心理疾病的幾率。
梁同學作品集
這個項目的創作過程是非常有意思的,感覺是將我自己的一個幻想變成現實的過程。這期間,王老師每次都會和我開各種腦洞,開發我的思維和想象力,從一個裝置的外觀形狀、材質用途來思考、調研、畫草稿、再到如何呈現,讓這些藝術裝置變得越來越有意思!
05.
時間安排表、老師對我的“遷就”
幫我戰勝了時間管理問題
基本上我是很享受學習的過程的,唯一的挑戰大概是我在準備作品集的時候,需要同時在加拿大準備著我的畢業設計項目,兩頭并行對于時間管理上是很有挑戰的。
除了要克服時差問題以外,還要確保遠距離線上上課能有同樣高質量的產出,畢竟畢業作品和申請作品集兩邊都不能耽誤。
梁同學作品集
因此,我給自己做了一個時間安排表,以一周為單位,按照輕重緩急安排好我一天里上午、下午以及晚上需要完成的任務,并給自己設定了一個早2天的deadline,以便自己在時間安排上有更多的靈活性。
在這里也是要謝謝顧老師、王老師、教務老師曹老師以及我的文案老師Helen一直遷就我的時間安排,給予我及時的幫助和反饋。
06.
在美行嘗鮮了很多新領域
并通過美行實習鍛煉了實戰能力
通過在美行的學習,我除了在設計上有很好的思維開拓以外,也了解到了很多藝術創作的可能性,例如裝置藝術、VR、AR等,都是我自己以前從未想過涉足的領域。
梁同學作品集
除此以外,我也對申請研究生的整個過程有更加清晰的了解,知道了不同學校的特點,不同專業的差異,以及分辨申請資料中優缺點以及不足等。
我還通過美行參與了為期一個月的實習項目,通過實習,我意識到了設計在不同工作實踐中的可能性。
07.
設定清晰的規劃表
會幫你解決作品集焦頭爛額的問題
我覺得在申請研究生之前最重要的是自己有一個明確的目標,知道自己未來想要做什么,才能更好的選擇自己申請的學校和專業。
一旦確定了目標,就要提前做好規劃,給自己設定deadline,將時間進行模塊化整理(例如,規定自己三個月一個項目,一個月排版,三個月準備雅思考試等。),一個清晰的規劃表會是在你準備作品集焦頭爛額的時候指引你方向的指南針。
08.
我未來想成立跨界設計工作室
并創作出能產生正面影響力的設計作品
我的終極目標是成立一個自己的跨界設計工作室,真正創作出對社會能帶來正面影響的設計作品。
小結
梁同學的追夢經歷,再次向我們證明了跨專業、線上學習亦能追夢成功,關鍵在于要有足夠強的執行力、學習力!如果你正在為自己是0基礎、跨專業而躊躇,趕快行動起來吧!
本文版權屬于美行思遠(www.ljlll.com.cn),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