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紐約大學的總申請人數近12萬,比去年暴增13%,連續16年創下歷史新高!但紐大總體錄取率卻低至8%,部分學院錄取率甚至還不到5%。在全球錄取率斷崖式下跌的當下,美行近年的紐大錄取數逐年爬升,實在是難能可貴。
那么,NYU作為影視配樂天花板院校,作品集制作、面試時應該怎么做才能實現高效錄取?美行跨專業申請的楊同學便憑借著自己對音樂的堅定與熱愛,一舉拿下紐約大學、洛杉磯音樂學院、印第安納大學等名校的研究生offer!我們一起來看她的申請之路吧!
美行音樂學員-楊同學
很享受在美行的學習時光,我不僅在專業技能上有了可觀的突破,在自我管理能力上也得到了蛻變式的成長。
——
錄取學校:紐約大學、美國洛杉磯音樂學院(獎學金$9000)、印第安納大學音樂學院(獎學金$8688/年)
錄取專業:影視配樂
錄取學歷:研究生
錄取背景:天津音樂學院音樂表演(雙簧管)
美行學時:1年
OFFER展示:
Q-1
《總裁直播》頭號粉絲
Q:為什么選擇美行思遠
A:
我的興趣愛好廣泛,其中大部分愛好都與音樂有關,此外,觀看電影、戲劇,以及健身、戶外運動、弓箭等體育項目也是我喜愛的活動。我最喜歡的音樂家是Dmitri Shostakovich,他的作品充滿了宏大又豐富的音響,他的人生經歷也是同樣的波折又傳奇。
至于我的性格嘛,我認為用“堅定”這個詞可以準確地形容我的性格特點。從小到大我一直有堅定的理想目標,對未來有明確的規劃,并且一旦有了目標也會堅定不移地去實現它。舉個例子吧,去年來到美行學習之初,幾場影視配樂學生的總裁專訪直播我都有觀看,那時我就在想明年我也一定要戰果累累,被總裁專訪一下。
Q-2
選擇美行的N個理由
Q:為什么選擇美行思遠
A:
去年二月,我在網絡上所搜索留學機構的時候與北京美行的咨詢顧問陳老師取得了聯系,然后預約了線下咨詢之后,也和在其他幾家機構做線下咨詢的情況進行了對比,最終選擇了美行。原因主要有三個:
1. 美行有單獨的音樂校區,沒有和其他科系的教學場地混在一起,可能會擁有更好的學習體驗;
2. 美行最后給出的整體留學規劃很適合我,讓我可以高效實現留學申請;
3. 從個人層面來講,我在北京音樂校區見到了很多優秀耐心的女老師,而我很享受在全女性或多女性環境中工作學習的氛圍。
Q-3
一件很酷的事情
Q:為什么選擇這個專業
A:
這個問題可以結合我上一個問題的回答。
一方面我既喜歡音樂創作又喜歡觀看影視作品,如果未來能在一部影視作品的片尾字幕中看到我的名字會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并且我發現自己更擅長基于一定敘述性和故事性的音樂創作,所以影視配樂很適合我。
另一方面,這個專業能學習的知識涉及到音樂中的不同領域,不僅會學習到不同音樂風格的和聲配器,還要學習音樂制作和錄音的相關知識。我相信經過幾年的系統性學習之后,這些知識和經驗會使我成為基本功深厚的一個獨立音樂人,這樣我也可以有機會將自己關于音樂創作的一些設想變為現實。
在美行這一年的學習過程中,很多學習內容都是我以前從未接觸過的,所以我遇到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在短時間內消化所學的知識并把它們運用在自己的作品中。這種情況下多跟老師交流反饋不僅可以讓老師更加了解我的程度,很多問題相比于閉門造車,詢問老師之后問題就會迎刃而解。我覺得現在和之前相比,我在學習和處事習慣上最明顯的改變就是我學會了積極與外界溝通以增加效率。
Q-4
三首不同風格的配樂作品
助我拿下夢校
Q:介紹一下自己的作品集
A:
我的作品集由三個風格不同的配樂作品組成,每一個作品都有自己的特點,所以它們都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第一個作品是動畫《大理寺日志》的動作戲片段配樂。這是一個傳統民樂樂器+滿編管弦樂團配置的中國風作品。因為畫面內容多、時長長,因此也是我工程量最大的一個作品。我比較喜歡這個作品的原因是,我在這部作品里寫的兩個音樂主題又貼合畫面又好聽。而充滿挑戰性的是,這個作品里的嗩吶是我第一次進錄音棚去實錄一樣樂器。而錄音的設備和操作,也都是我一邊觀察老師,一邊現學的。等到第二次錄伯德小姐的吉他部分時,我就開始自己操作了。
第二個是電影《潘神的迷宮》預告片配樂。為了描寫出宏大又奇幻的場景,我在這部作品的音樂內容及和聲上下了不少功夫,借鑒了一些印象派作曲家,如德彪西、拉威爾的敘述手法。這首作品跟我以往的創作風格比較像,因此在大部分時間時間里我都是在舒適區進行創作的,所以我認為這首作品的優點在于音樂節奏行云流水,同時也緊緊貼合預告片的節奏。當然在完成初稿后,尹老師的指導我改動了幾個地方的和聲和配器,讓作品聽起來更有影視感,這些改動成為了這首作品的點睛之筆。
第三個作品是電影《伯德小姐》結尾片段配樂。《伯德小姐》是我很喜歡的一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小鎮女孩的青春期成長故事。電影聚焦于女兒與母親之間細膩又復雜的感情,比起其他兩部作品也更貼近我們的現實生活,因此我選擇了偏鄉村和流行的音樂風格,用的是鋼琴+弦樂+現代流行原聲樂隊的配置。因為這個故事跟我自身的經歷有一些很相似的地方,所以我比較輕松地抓住了片尾主人公伯德小姐的情緒變化。在面試北卡羅來納大學藝術學院的時候,面試的教授跟我提到他非常喜歡我《伯德小姐》配樂的這個作品,因為我的音樂做到了有邏輯地層層遞進。
Q-5
時間和精力管理
Q: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A:
對于我來說,時間和精力管理是在準備作品集期間最大的挑戰,而事實證明,在經歷了異常忙碌的半年之后,我不僅在專業技能上有了可觀的突破,在自我管理的能力上也經歷蛻變式的成長。面對緊張的準備時間,我意識到的第一點就是,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我們不免會有惰性以及內耗的時候。這時候只有及時調整個人狀態,才不會陷入惡性循環的怪圈,也只有保持了良好的心理狀態,我們才能保證健康的身體和工作學習的效率。
我認為產生拖延和惰性最大的原因是我們會本能的對消耗精力很多的事情感到恐懼,因此我將每一件大的任務拆分成小的任務,一步步從最小的切片開始戰勝惰性。在進行《大理寺日志》配樂的配器步驟時,第一次面對配整個管弦樂團龐大的工作量,我一開始是有逃避心理的。直到我說服自己一組樂器一組樂器,甚至是一件樂器一件樂器來的時候,我才逐漸進入到工作狀態里。幾天之后,在完成了無數個“切片任務”之后,我發現這個作品已經初具雛形,已經能看得出這會是一個音樂與畫面適配度很高的作品,這對于當時的我來說是空前的成功,給了我繼續做下去肯定能更好的信心。當然,除此之外,我還會通過適當的運動來保持精力充沛。做運動與做作品集一樣,一旦我們克服了一段平臺期,便再也不會對比這簡單的任務感到恐懼。
Q-6
紐大面試:
10分鐘濃縮精華
Q:面試技巧分享
A:
我的面試其實是比較輕松的。面試成功的先決條件就是要保持自信,因為面試其實就是一個個人秀現場,我們要在有限的時間里給面試官留下這個學生很優秀的印象。所以一個很重要的技巧就是我們要主動去引導面試的問題和節奏,而不是被動地等待面試官問準備好的問題。
因此,我們在準備過程中就要分析自己作品和經歷的亮點,在面試的時候有意識地引出該方面的話題。比如,我在紐大面試的時候雖然只有短短的十分鐘,但是我傳遞出了一個重要信息,即我可以掌握多元音樂風格的作曲,交響樂、室內樂、搖滾、爵士、世界民族音樂我樣樣在行,這在影視配樂中是非常出彩的能力。
Q-7
很享受在美行的時光
Q:在美行的收獲
A:
這個問題我還挺有發言權的。去年申請季最后兩個月的時候,我把美行校區當成了家,每天待在校區的時間要比待在租房里的時間多得多。因為白天音樂制作教室有學生要來上課,所以我經常早上睡覺,中午起床后沿著通惠河跑步,下午晚一些的時候來到校區,然后開始修改作品集,一改就改到深夜再回去休息。
這樣的生活持續了一段并不短的時間,因此我得以與校區的各位老師熟悉起來,也結識了其他像我一樣努力的幾個好朋友。正如我在選擇美行前的預料一樣,我很享受這里的學習環境,也很享受和老師同學們相處的融洽氛圍,回想起來確實是一段勞累但收獲滿滿的時光。
Q-8
作品集/導師/機構選擇
Q:分享一下你的申請經驗
A:
1. 關于作品集,我建議學妹學弟們,尤其是像我一樣的跨專業申請學生,一定要盡可能留出最充裕的時間來準備。用我的指導老師尹老師的話來說,一首作品是可以無限細化,一直改下去的,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所以在一首作品出來之后,我們一定要留夠充足的時間改它。甚至有時候隔上幾周一個月,本來已經被認為很好的作品在學習的過程中又有了可以改動的地方。這一點上我其實做的不夠好,我真正開始踏上正軌準備作品集的時候其實已經到了八月底。因此我在十二月初交的那一版作品集在現在看來是有很多瑕疵的。所以我也并不奇怪第一批遞交的學校反饋并不是很理想。但是繼續改了一個月之后,1月6日遞交給紐約大學的作品集是我認為完成度很高的一版,也在意料之中的拿到了紐約大學的offer。
2. 對于影視配樂的學妹學弟們,我非常推薦尹老師作為你們的作品集指導老師。首先,尹老師專業能力過硬,她可以在短時間內讓你掌握一套規范的創作流程,這樣在之后創作作品集、配器、打譜的時候都會非常得高效。其次,尹老師性格很好,你們會相處得很融洽并且很快成為亦師亦友的關系,而且課堂氣氛也會相對比較輕松。
至于輔導機構的選擇,我在前面已經列出了我選擇美行的三個理由,如果學妹學弟們也認為這三點在你們的作品集準備和申請過程中很重要,那么可以和我一樣選擇美行思遠音樂留學。如果學妹學弟們有其他方面的考慮,我也建議你們可以多走訪幾家輔導機構,最終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Q-9
堅持音樂創作
Q:未來的打算
A:
首先我可以確定的一點是,我會一直堅持音樂創作的。至于是哪一方面的創作,我的志向很遠大:我既期待著能與導演們合作,也就是我真正可以算作影視配樂人的一天;同時也在一步一步地將我之前的一些歌曲作品制作出來,實現我成為獨立音樂人的愿望;并且作為一名音樂劇愛好者,我也積極地參與到音樂劇的創作中去。就在這個月,我參與作曲的一部音樂劇初稿已經遞交給了上海文化廣場舉辦的華語音樂劇孵化計劃,這部劇的主創團隊都是國內各音樂學院的學生們,不管它最終能否在今年的孵化計劃中被選中,我都會繼續創作,因為我腦海中已經有了關于其他劇目主題的偉大構想。
這些構想實現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所幸的是,我知道我還很年輕,我的創作生涯才剛剛開始,在留學期間,我也要盡最大努力學到盡可能多的知識,學習最前沿的作曲、制作理念為我今后所用。最重要的是,我要堅持表達作為女性創作者的聲音。因為不可否認的一點是,從女性視角出發的作品現在只占其總量的很少一部分,廣大的女性受眾是急缺能夠從中找到身份認同感的文藝作品的,尤其是女性作曲家的創作之路還處在起步階段。也許我不會成為一個名聲大噪的音樂人,但我會通過不斷積累作品數量來為女性的創作殿堂添磚加瓦。上述這些觀點我也在申請文書中明確地表達了出來。
本文版權屬于美行思遠(www.ljlll.com.cn),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