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考入中國音樂學院并成功保研
隨后,她進入了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深造
碩士畢業后,又考入蘇格蘭皇家音樂學院
...
她是本期的博士音樂導師——畢老師
畢老師是位與自己愛好相伴的仁師。她從小就發掘了自己對于音樂的熱愛,對各式各樣的音樂都有著濃厚的興趣。
在英國求學的幾年時間里,讓她對聲樂有了一個新的認知。她結交了很多音樂大咖、拿下了各項聲樂比賽大獎...回國后的她,置身于教育事業當中,希望把前沿的音樂教育帶給廣大的中國音樂學子們。
本期,她將對有關音樂教育的一些問題提出獨到見解,并且向我們分享她的音樂學習理念。
Q&A
畢老師 X 小美
熱愛和想象力是激勵學音樂的動力。
小美:您是如何走上音樂這條路的~
畢老師:
我很幸運,在我很小的時候,父母就有意識在他們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給我提供最優質的教育資源讓我獲得大量豐富的信息。
在眾多愛好中,我發現自己最癡迷于音樂。7歲時,我母親帶領我開始學習鋼琴,潛移默化地給我的聲樂學習鋪了路。后來,偶然的一個契機我聽到了古典樂美聲,無形中又在我的心里種下一顆美聲的種子。于是我開始檢索信息材料,發現這門學科非常抽象卻也可以抽絲剝繭發現其中的具象邏輯,這個鉆研過程中持續不斷地激發了我的學習熱情,就像挖到寶藏的一樣豐富有趣。
雖然學習過程中有很多困難需要不斷去突破,但我沉醉享受專注研究美聲學習的快樂是更多的,于是我順理成章的選擇了這個專業,本科考入中國音樂學院隨后保研。在這期間,我渴望能夠得到更多信息的來源,同時我也很喜歡英國的人文藝術文化,所以在研一就讀期間,我又考入了英國皇家音樂學院(Royal Academy of Music),重新打開我音樂學習之路新的大門。碩士畢業后,我又繼續深造,考入蘇格蘭皇家音樂學院(Royal Conservatoire of Scotland),攻讀演唱類最高學歷藝術家文憑(Artist Diploma)。
回首一路走來,我非常感恩每一位幫助陪伴我成長的父母、老師、親友,給了我莫大的支持和鼓勵,讓曾經一顆小小的種子如今播種出了果實。
母校英皇帶給我的一些音樂啟迪。
小美:留學期間,您的學習生活都有哪些難忘的經歷與感受
畢老師:
我的母校英皇的教學節奏就像倫敦生活節奏一樣非常快,我的教授非常熱情善解人意上課風格也很嚴謹,每一個音和語言都很挑剔,必須到她想要的標準才會往下進行。
同時她也非常耐心和體貼,在我面臨困難挫折逐漸快失去信心時,她又會立即積極的鼓勵給我非常大的勇氣和信心。
在學習以及與她相處過程中,我從她身上學到這種嚴謹的教學精神,現在也貫穿在我的教學風格中。以及她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時常對我人在異國時的鼓勵,使我的抗壓能力變得越來越強、心態越來越平穩,我都希望把這些溫暖和正能量傳遞給我的學生。
教學也是自我探索的過程
小美:您是如何形成自己如今的教學風格的?您的教學理念是什么?
畢老師:
音樂藝術學習需要學生非常強的學習自發性,我希望用我的熱愛和激情去激發學生自己的學習興趣,教師無意間的一句鼓勵或者點播可能都影響學生未來整個藝術生涯。
聲樂是一門學習訓練內部肌肉平衡的學科,相較其他專業更加抽象,練習固然重要,但鉆研思考聲音的技術是更為重要的。只有不斷思考和刻苦練習落實到譜面同步進行才會使我們的歌唱生涯走的長久。
同時,我認為教學也是自我探索的過程,該給予學生壓力時就要嚴肅認真,在學生疲憊倦怠時就要及時發現給予鼓勵和心理支持。這個過程也是需要教師非常強的敏感度和心理調整,我也是不斷自我學習和與學生共同磨合前進中摸索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
美行音樂云集了眾多海內外頂尖教育師資。
小美:成為國際音樂教育導師,您最大的變化是什么
畢老師:
我為現在的孩子能夠接受到更好的教育資源和站在更高的教育平臺感到非常欣慰。美行思遠音樂云集了眾多已經接受過國內外頂尖音樂學院教育的老師,讓學生在這么小的年紀能夠享受著優渥的教育資源這對于他們來講是非常豐厚的福利,重要的是讓他們節省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浪費在尋找和探索的道路中,而時間和精力對于學生現階段而言就是最寶貴的財富。
與我個人來講,在教學及與學生們相處過程中,也是不斷的從他們身上學習和自我突破,教學相長。在引導學生們建立更高級的音樂和聲音審美的過程中,也讓我獲得非常大的成就感。
熱愛與堅持的力量
小美: 聲樂的學習應該具備什么能力?發展到一定階段,又該如何去提升自己?
畢老師:
聲樂學習需要非常強的熱愛與堅持,以及非常強大的抗壓能力。上舞臺面對觀眾時,如何克服自己內心的恐懼和退縮需要自我心理調整。
我的建議是,大家平時可以多與不同國家的同行交流學習,打開視野打破思維壁壘,這樣就會在遇到瓶頸期時,有新的思路和靈感。最重要還是刻苦的譜面研究、聲音訓練和思考同時進行。
大道至簡,學會給自己的思想減負。
小美: 您覺得中外大學生的聲樂水平如何?
畢老師:
中國學生兩極分化比較嚴重,努力的學生非常刻苦,只拿聲樂學習當娛樂的學生也很多,這完全取決于個人自我要求以及職業規劃。
國外學生相較中國學生學習負擔更小,他們沒有很多生活上的擔憂,只是單純的想目標去執行就可以了,做好做壞結果導向論的思想并不困擾他們。
而中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因生活各方的壓力和其他干擾,導致懷疑結果的不確定性而給自己學習路上制造多余的恐懼和擔憂。但其實就學習態度精神而言,并不比外國學生差甚至韌勁更強。中國學生要學會給自己思想減負,很多問題都是大道至簡,掌握技能是在訓練行動中思考調整,不必太過于因擔憂結果而本末倒置。
小美:聲樂作品集的創作都有哪些研究方向
畢老師:
首先確定目標院校,搜索目標院校具體的招生曲目要求。
在自己能力范圍之內選擇最能體現自己能力的作品,最重要的就是訓練自己的演唱能力。
好的精神狀態和能量在鏡頭中可以感染考官。
小美:學生們在做作品集時存在哪些共性問題呢?
畢老師:
很多學生在錄制作品集時,很多時候會因為考試的壓力而焦灼,高壓情況下喪失對作品完整度的判斷。
在錄制中,其實大部分的技術問題已經成型,錄制當下改變不了太多問題的暴露,所以一定要輕裝上陣,給心理減負,不怕暴露問題,重點是要放在如何展示自己的優勢,想辦法把自身優點最大化,激起考官的關注和興趣為重點。
如我所言,對于聲樂老師來說,及時調整學生心理狀態以及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和克服內心的恐懼非常重要,好的精神狀態和能量在鏡頭中一定可以感染考官。
保持心態陽光和平穩,你就可以跑贏大部分人。
小美:對于學習聲樂的同學,您有什么建議嗎?
畢老師:
任何學科學習想學好走到頂峰都很不易,需要突破種種困難與挑戰。很多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認識較為淺顯,認為聲樂學習可能會是一種捷徑,這無非是一種認知偏差。
聲樂學習只有堅持不斷日復一日的練習及思考,才會穩步前進。聲樂學習道路漫長,即使走彎路是個很正常的過程,但也要思考和辨別有意識地保護我們的聲帶。
一定要放平心態,多與專業好的同行交流,保持一個開放的學習態度,實踐與思考同步進行。保持心態陽光和平穩,就可以跑贏大部分人,藝術生涯也一定會走的長遠且堅實。加油,同學們!
本文版權屬于美行思遠(www.ljlll.com.cn),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