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專訪學員:王同學
被藝術家人組團包圍,
從小耳濡目染藝術的魅力,
以家人為目標,
努力成為獨一無二的藝術家!
在鐘愛的插畫世界里,
玩轉藝術創作的無限可能性!
從自身出發尋找創意火花,
挖掘獨樹一幟的idea!
以奶奶為靈感創作敬老院項目,
將社會問題融入其中,
惹得各國招生官偏愛,
橫掃英美澳港等top院校offer!
更有豐厚獎學金拿到手軟!
聰慧少女,到底擁有什么特殊技能?
-offer展示-
申請學歷:本科
申請專業:插畫、純藝
錄取院校:紐約視覺藝術學院(獎學金20000$)、UAL-坎伯韋爾藝術學院、悉尼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伯恩茅斯藝術大學、布萊頓大學、伯明翰城市大學、創意藝術大學
作品集從無到有,見證了一路以來的成長!下面我們一起走進王同學的創作歷程!
導師說
王同學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同學,對專業非常上心,每次在課堂上都會給出一些讓人眼前一亮的idea。
王同學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同學,在制作作品集的過程中經常去調研很多信息,對專業非常上心,每次在課堂上都會給出一些讓人眼前一亮的idea。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她以非常優異的成績被倫敦藝術大學本科直錄,這背后付出的汗水可見一斑,希望她在未來學習中好好發揮自己的天賦,做出更大成績!
王同學 X 小美
我10年級就開始來美行了解,在鄒校長的詳細介紹下,開啟了跟楊老師的學習插畫之旅。
小美:如何與美行開啟了緣分。
王同學:
是被朋友介紹來的美行,當時才十年級。對留學目標和藝術專業的了解也不多,來了之后鄒校長很詳細地為我介紹了各專業的區別,在聽說我對設計類的專業不感興趣,又較為注重未來就業的時候,為我推薦了插畫專業,并將我分配給了經驗豐富的插畫&純藝老師——楊老師(Nick),就這樣在美行開啟了學習插畫之旅。
插畫的涵蓋范圍廣,呈現方式眾多,它讓我看到了無限的可能性和多樣性。
小美:個人興趣與特長。
王同學:
我很難說有什么喜歡的藝術家,因為每個藝術家都能讓我從中學習到我感興趣的新知識。但是,我的啟蒙藝術家可能是英國街頭涂鴉藝術家——Banksy,他是我首位認識的國外藝術家,并且他作品中所暗示/諷刺的各種關于政治/歷史的深層內涵,讓我意識到了藝術不僅是浮于表面的視覺作品,其中的意蘊更是藝術家思想的體現。
日常除了畫畫以外,我對animal conservation和animal welfare也很感興趣,曾經一度糾結于自己在動物保護和藝術中應該選擇哪個方向。但在一段時間的沉淀和思考過后,我意識到我可以通過藝術的方式呈現出我對動物保護的理念,相反,動物保護專業的學習內容無法在藝術層面表達。因此,我最終堅定的選擇了藝術來作為我的大學學習方向。
小美:為什么選擇這個專業?
王同學:
我生長在一個藝術家庭中,我的爺爺是輪船建造師、小外公是兒童國畫家、母親是篆刻書法家。在從小到大的耳濡目染中,我從他們的作品和思想中學習到了許多,并以他們為目標,幻想著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成為一位獨一無二的藝術家。
同時,我認為插畫是最符合我對藝術概念的一個專業。除了純藝以外,我個人認為大多數的設計類專業都是對我作品呈現形式的一種束縛。
王同學作品集
例如服裝設計,盡管如今的服裝設計已經不僅限于日常服裝,更著重于學生想要從中表達的主題,但最終其呈現方式仍然需是一件可穿戴的服裝,而這種“可穿戴的服裝”,便是對我作品形式的限制之一。
王同學作品集
通過了解,我發現插畫的涵蓋范圍廣,呈現方式眾多,除了傳統繪本外,還蓋括了包裝設計、游戲藝術、雕塑、裝置、數字媒體、廣告宣傳等各個領域,我看到了此專業未來無限的可能性和多樣性。
老師會讓不同專業之間的同學互相學習,課下也與我們各種討論,讓我不斷學到課堂之外的新知識。
小美:分享1-2個你在美行的學習故事
王同學:
我覺得美行很好的一點就是,每個專業的工作區域雖然是獨立的,但也是相互輔佐依靠的。例如服裝設計的老師常常帶著自己的學生來參觀插畫區的學生作品,而楊老師也經常帶我去看時尚專業同學的sketchbook,讓我反省并意識到我自身的怠惰和不足。
王同學作品集
不僅如此,在自習的時候,老師們還會與學生一起討論藝術史、新晉藝術家和一些可以作為作品主題的新聞時事,讓我每天的生活都很充實,并學到課堂之外的新知識。(這也導致我現在對印象派、巴比松畫派、立體主義、達達主義等藝術畫派和藝術史了如指掌哈哈哈哈哈)。
最惹各國招生官喜歡的是我的敬老院項目,這個項目靈感來源于我的奶奶。
小美:介紹一下自己的作品集
王同學:
我對我的每個項目都很滿意(哈哈哈哈哈哈),但我認為讓各國招生官最滿意的項目是我的項目二——“Nursing Home”(敬老院)。在面試過程中,香港和英國各個院校的教授都表明對我的項目二非常感興趣,并希望我展開講講。
王同學作品集
此項目的靈感來源于我奶奶,她作為一名阿爾茲海默癥患者,在幾年前被送進了敬老院。在每季一次的探望中,我發現她在敬老院中的生活并不開心。因此,我想調查城市和鄉下中的養老院,采訪當地老人,并著重觀察三個問題:“在敬老院中老人們是否開心?”、“為什么被送進敬老院?”、“他們的日常生活是怎樣的?”。
王同學作品集
在采訪完農村敬老院的三位老人,以及我的奶奶后,我發現絕大多數老人被送進敬老院的原因都是因為子女忙于生計,無法照料自己有老年疾病的父母,無奈之下只能將他們送進養老院。老人們在養老院的生活日復一日,他們認為自己是子女的累贅,同時在心底也默默渴望著與家人團聚。
王同學作品集
這些一手資料讓我想要為每一位老人畫一幅肖像畫,并將成品打印成照片,帶著照片去老人曾經住過的地方,以此表達他們,和其背后的一個龐大群體的存在。同時,我也希望通過這系列的作品影射出年輕人在當代社會中的壓力,以及這些壓力所造成的外部效應。
為了更好的完成肖像作品,我調研了一位印度藝術家——Uday Bhan,他非常擅長通過水彩繪制老年人的肖像。在搜索過程中,我發現他有兩種水彩風格,colourful & realistic,在使用不同品牌的水彩顏料和水彩紙,多次臨摹和實驗后,我認為寫實風格更適合于我的作品,因為它能更好的突出主題的嚴肅性。
感謝楊老師和朱老師給予我的指導、鼓勵與支持,良好的氛圍使我動力滿滿!
小美:在學習的過程中,覺得最大的挑戰(困難)是什么呢?
王同學:
最大的挑戰可能就是疫情了,以及我作為IB學生需要同時兼顧作品集和學習的壓力。疫情讓我的調研過程(特別是一些實地調研,例如項目二中的采訪)變得格外艱難,最終這也導致了我沒法將肖像照片帶到他們曾經住過的地方進行拍攝,只能將背景PS上去,這也算是一個不完美的遺憾。
王同學作品集
此外,我的成品算上“other works”,一共有五個項目。第一個項目由于是在探索階段,我來回推翻了兩三次,才有了最終令我滿意的作品,總共耗時了一年多。這也導致了我之后做項目的時間變得很緊張。因此,剩下四個都是在一個月內,算是住在美行里面日夜不分完成的。
在這里還要感謝我的作品集指導老師楊老師,以及教務朱老師在我焦慮的一個月內給予我的支持和鼓勵!!他們經常和我分享星巴克、小零食什么的,良好的學習氛圍也使我動力滿滿!!
作品集肯定是越早準備越好的,速度和質量缺一不可!確定了目標就盡快開始!
小美:對學弟和學妹的一些建議
王同學:
按理來說,我從十年級開始的話時間是很充足的。但是一開始做的太坎坷了,也對專業的概念很模糊,花了一年時間才意識到自己想要什么。所以,不要學我!
王同學作品集
作品集肯定是越早準備越好的,做完之后還需要排版、文書、視頻什么的,同時還要兼顧學業,真的很趕!速度和質量缺一不可!確定了目標就盡快開始!
同時我建議在主題選擇的方面,可以盡量從自身出發,并以此鏈接到部分社會問題。如果與自身沒有關聯,并且不確定是否能做的獨樹一幟的話,就盡量避免抑郁癥/整容/環境污染等等太重復的主題吧。
同時還需要注意下申請院校的藝術風格與你的作品是否合適哦,有些學校比較創新,有些比較傳統,還有些比較學術,可以多看看畢業生作品展和學校課程大綱來確認。
小美:未來的打算。
王同學:
我想先完成大一的學業再決定未來的方向,畢竟會發生什么誰也說不準,還是先注重當下比較好。
小結
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之一,莫過于經過一番努力后,所有東西正慢慢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王同學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再次向我們驗證這個道理。如果你也希冀實現藝術夢想,那就趕緊行動起來吧!用自己的努力與汗水,創作出自己的藝術世界。
本文版權屬于美行思遠(www.ljlll.com.cn),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