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擁有豐富的工業交互設計經驗
還是一名青年策展人
憑借自身的跨界、全棧能力
為學生帶來最前瞻、最系統的
高品質設計教育
從一而終地貫徹設計研究的思維模式
指導學生完成設計
孵化出一本屬于自己的作品集
帶領學生享受了國際前沿課程
提前適應海外教學的模式
李老師&小美
我在學有所成、職場“卷”通關之后,決定以導師的身份為大家帶來前瞻設計!我永遠愿意傾盡所有做到最好!
01
交互設計師+
不同角色的合作
大學期間我是學視覺傳達設計的,那時候在北京某大廠卷。同組的同事兩個都是從歐美留學回來的,他們的眼界以及身上的松弛感可以說深深影響了我,同時也是考慮到職業規劃的問題吧,于是決定前往英國讀研。最后在金史密斯大學Expanded Practice專業拿到研究生學位。
在學習期間,我受到跨學科設計的啟發,特別是思辨設計的魅力讓我著迷。尤其在當時我已經成為一名青年策展人,交互裝置在展覽中的效果是很好的,于是我開始以思辨設計為探討方向,對交互裝置進行研究。
所以對于交互設計真正意義上的“開始”其實是在研究生期間,電路和代碼結構每次都能讓我焦頭爛額,但是又很著迷,那時候經常一搞代碼就是通宵,很崩潰,但是每次看到項目產出又很開心,算是一個充滿挑戰和自我發現的過程吧。
李老師拍攝展覽現場圖
02
做學生的引路人
尊重學生、鼓勵學生
我的教學風格是在多年的教學實踐和個人成長中逐漸形成的。一開始,我對教學還比較陌生,但我一直堅信教育的力量和學生的潛力。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現尊重學生的個人想法和開放的溝通是促進學習的有效途徑。隨著與學生們的互動和交流,我逐漸明白每位學生都有獨特的視角和創意,他們的參與和貢獻對于課堂的活躍和學習效果至關重要。
同時,我也認識到教學不僅是傳授知識,更是引導學生發展技能和獨立思考的過程。在技術指導方面,我不再只是簡單地給予答案,而是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和解決問題。我希望通過培養學生在技術上的獨立能力,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得到更深刻的理解,并能夠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在適當的時候,我會通過輕松愉快的氛圍對學生進行教學。這種情況學生更容易吸收知識,也更愿意積極參與討論和學習。
總的來說,我的教學風格是在不斷的反思和實踐中形成的。尊重學生、開放溝通、鼓勵探索和幽默教學都是我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促進他們全面成長而不斷努力的方向。
03
三年+的教學經驗
帶學生拿遍英美名校offer
成為國際藝術教育導師,最大的變化是讓我的教學經驗變得豐富而多元化。在國際藝術教育領域,我面對的學生居住在不同國家,異國他鄉的文化背景和生活體驗對他們的創作和學習產生著深遠影響,這使得我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必須更加靈活和適應性強。每一位學生都有獨特的學習風格和需求,因此,我努力傾聽他們的想法和意見,為他們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支持。
在這樣的國際化教學環境中,我鼓勵學生們開闊視野,融合多元文化元素在藝術創作中。我積極引導他們在作品中表達自己的文化認同,同時也學習和接納其他文化的精髓。通過這樣的交流和互動,我希望學生們能夠成為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精神的藝術家。
我始終相信,通過培養學生在國際舞臺上的競爭力,他們才能夠在全球范圍內展現自己的才華和價值。我愿意不斷學習、探索,并與學生一同成長,共同在藝術教育領域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李老師所帶學員offer展示:
04
鼓勵學生大膽嘗試
不要做一個思維過度的人
金史密斯是一個非常有趣的院校,所有老師的氛圍都很好,大家玩做一團,在歡聲笑語中做設計。我們經常會做各種Workshop,一起做頭套游街,躺著上課,一起在Lab做木工,那段日子真的很有趣。
教學上面呢,金匠鼓勵跨學科設計,強調思辨設計以及動手能力,我仍舊記得在剛開學的時候導師說過“不要做一個思維過度的人”。學生拿到主題的當下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做各種調研以及思考,但是這種情況反而會把自己局限在一個既定思維中,因此大膽的動手去做,快速產出也是我們要訓練的一個內容,而這句話到現在也是我的座右銘。
另一個我選擇金匠的原因就是它的橫向探索性以及包容度。在金匠沒有人限制你的產出方向,只要是符合項目產出的,不論是什么學科,都可以大膽的嘗試。甚至不是設計專業的東西,導師也會想盡辦法幫你去實現。這也是為什么我能夠在倫敦成為一名策展人的原因。
05
成為交互設計師
需要具備什么樣的能力?
交互設計的學習需要培養用戶研究、創意與設計思維、技術與工具應用、用戶界面設計以及團隊協作等關鍵能力??偟膩碚f交互設計對于設計師的共情能力有一定要求,隨著交互裝置以及人機交互的發展,對于技術的要求也逐步升高。
而在發展到一定階段后,要提升自己可以通過實踐項目經驗、持續學習最新技術、反思改進、多領域交叉學習等方式。持續的學習與實踐是交互設計師職業發展的關鍵,只有不斷地拓展知識、完善技能,才能在競爭激烈的行業中不斷進步,更好地滿足用戶需求。
06
對中外學生來說
跨文化設計能力更為重要
外國學生通常更加注重用戶體驗和用戶研究,他們在設計過程中會更多地考慮用戶需求和反饋,從而設計出更符合用戶習慣的界面和交互方式。而中國學生可能較為注重技術和工具應用,他們在交互設計過程中更加熟練地使用各種設計工具和技術,能夠快速產出設計作品。
李老師拍攝展覽現場圖
而不足之處的話,中外學生對于跨文化設計和國際化用戶需求的理解可能較為欠缺,彼此的文化背景不同,在溝通以及理解方面會有很大的問題。而隨著全球化發展以及學生去到國外留學這件事,交互設計常常需要考慮不同文化背景和語言習慣,因此跨文化設計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07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學會發現并享受樂趣
一般來說,交互設計可研究的方向有服務設計,用戶體驗設計,創意計算機,人機交互等。而在話題的選擇中我會推薦學生從自身,社會以及思辨設計的角度進行探討,一定不要選擇距離自己太遠或太寬泛的話題,這會讓自己很難找到相關調研資料。
對于跨專業申請的學生來說,需要學會對于用戶的全面分析共情,以達到產出作品能夠很好的服務于用戶。同時如果對于交互裝置或是人機交互感興趣的同學,要學會一定的代碼以及電路基礎,這是裝置設計以及程序開發的基礎技術哦。
學習交互設計的同學,建議多多實踐,通過項目練習提升設計能力。拓寬知識面,學習跨學科知識,關注用戶體驗,從用戶角度思考設計。掌握專業工具和技術,了解最新趨勢。持續學習和交流,參加活動、閱讀相關書籍,與專家、同行交流。接受批評和改進,保持耐心和熱情。
最后,不要忘記享受設計的樂趣。交互設計是一個充滿創意和想象力的領域,享受設計的過程,發現設計的樂趣,會讓你更加熱愛這個專業,并不斷追求更高的設計境界。祝愿你們在學習交互設計的道路上取得優秀的成績!
本文版權屬于美行思遠(www.ljlll.com.cn),轉載請注明出處。